紫砂壺是喝茶人的珍寶,但要使紫砂壺表現出真正的個性,就要有正確的養壺方法。經年累月的把玩,壺的光澤和個性特點慢慢在手中養成,那種成就感與摯愛之情,無論多么稀有和昂貴的壺都無法比擬。明人周高起說過:“壺經久用,滌拭日加,自發黯然之光,入手可鑒。”這句話,實際上就是用壺、養壺的根本之法。
養之初,先開壺徹底將壺身內外洗凈。無論是新壺還是舊壺,養之前要把壺身上的蠟油、塵土等清除干凈。在干凈的鍋中煮濃茶汁,將紫砂壺放入茶汁中同煮,稱為開壺。
開壺切忌沾到油污。紫砂壺最忌油污,沾上后必須馬上清洗,否則土胎吸收不到茶水,全留下油痕,不利于紫砂壺的養成。
同一把壺最好只沖泡一種茶類,比如專泡熟茶的壺,就不要用來泡生茶。紫砂壺容易吸收茶氣茶色,色味純正,才有助于茶器的養成。天長日久,壺身就會逐漸煥發出均勻、溫潤的質感。
要養壺,就要實實在在的泡茶,又不能為養壺而泡茶。泡茶次數越多,壺吸收的茶汁就越多,土胎吸收到某一程度,就會透到壺表發出潤澤如玉的光芒。
擦與刷要適度。壺表不小心淋到茶汁后,可用軟毛小刷子,將壺中積茶稍稍刷洗,用開水沖凈,再用清潔的茶巾稍加擦試即可,切忌不斷地用力揉搓以及刻意沾茶汁反復刷洗。
常清理,有休息使用完畢要清理晾干。泡茶完畢,要將茶渣清除干凈,以免產生異味。
讓壺有休息的時間。泡一段時間后,茶壺需要休息,使土胎能自然徹底干燥,再使用時才更能吸收茶氣。
亮光鑒,壺養成真正的好壺,僅僅是泥好、工好、款好還不夠,這僅僅是有一個好的底子,還必須通過“養”,才能使壺的內在結構發生變化,才能出細、潤、柔的效果,才能神采奕奕,溫潤如美玉。紫砂壺與眾不同的特點,在于它能與使用者進行感情交流。對他傾注的感情越多,常加摩挲,它的回報也就越深沉,越可愛。所以,好的茶壺不要束之高閣,應該經常把玩。
按這六步養亮的壺,雖養成的速度較慢,但亮度持續經久,不褪色,也不怕別人的手氣觸摸。
用紫砂壺沖泡普洱茶,有利于展現茶葉的原汁原味,以及有利于香氣的激發;而泡茶,同時也能滋養茶壺,讓壺的韻味得以養成。在沖泡的過程中,它們同時成就了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