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說:“無竹則俗,無肉則瘦,若想不俗也不瘦,天天筍煮肉”。腌篤鮮就是“筍煮肉”的代表之作。所謂“腌”就是咸肉,而“鮮”自然是鮮肉,“篤”則是上海話里一個特有的說法,意思是“小火慢燉”。
慢燉幾個小時,就有了這道鮮美無比的“腌篤鮮”。如今早已經有了腌篤鮮的升級版,比如可以用金華火腿和新鮮的蹄髈,做出來又是另外一番滋味。
“腌篤鮮”可以引申成一種烹調的手法:腌肉與鮮肉的合烹。類似的代表作有很多:醬肉燉鮮肉,咸肉蒸河蝦、咸肉蒸鱔魚、咸肉蒸河蟹等等。把外延再擴大一點,像梅干菜豬肉以及浙東地區的種種“霉鮮”,甚至《紅樓夢》里的茄鲞,都可以視為“腌篤鮮”的變體。
春天里,我們可以笑瞇瞇地喝下一碗湯,而這碗湯,如果是腌篤鮮的話,那么一個春天的午后都會因此變得纏綿。
***■正宗做法***
「選料」
撫摸蹄髈是第一步
“腌篤鮮”講究的是“篤”,原料卻很簡單。最正宗的“腌篤鮮”要用到鮮蹄髈、咸蹄髈和春筍三種原料。
首先,要新鮮的豬蹄髈一只,蹄髈分為前蹄后蹄,前蹄肉少骨大,后蹄骨小肉多,一般認為前蹄比較香。買蹄髈,首先要看樣子,白白嫩嫩、皮緊包著肉、肉色淡紅的才是新鮮的;再仔細看一下,如果蹄髈上有個寸許長的豎刀口,那么蹄筋多半是被抽掉了。蹄筋可是好東西,沒蹄筋的蹄髈簡直就不是蹄髈.挑蹄髈,還要用手輕輕地“撫摸”一下豬皮,如果摸著有些扎手,說明豬毛是刮去而非拔去的,這樣的話,要再把極短的豬毛拔凈是很麻煩的事,寧可買毛沒有拔干凈的蹄髈,也不要買刮得干干凈凈的那種。
咸蹄髈多在冬天腌制,肉不易變質,這也是為什么春天才有“腌篤鮮”吃的一個原因。咸蹄髈是用鮮蹄髈加花椒鹽腌制而成,好在如今都有事先腌好的售賣,省去許多麻煩。挑咸蹄髈也要用鼻子聞,不能有油耗氣,另外,咸蹄髈要肉質緊實,皮白肉紅,若皮黃肉黑,則是久存甚至隔年的了,味道不好。蹄髈買好,最好讓攤主在兩頭各剁去半寸許的一小片,那樣,接觸空氣的肥膘全被剁去,味道更好。
咸蹄髈的大小也很有講究,大約在鮮蹄髈的三分之二左右。
筍要春筍,飽滿厚實的為好,用手指甲掐一下根部,掐得動并且有少許汁水的,才是新鮮的嫩筍。
「操作」
控制“篤”的節奏和時間
三樣東西買來,洗凈,鮮蹄髈與咸蹄髈分別焯水,然后將鮮蹄髈放入鍋中,水沒蹄髈,并高出寸許,開大火煮沸后,加料酒,轉用小火“篤”,火要使湯沸而不滾為最好。此時會聽到鍋里不時傳來“篤、篤、篤”的聲音,“腌篤鮮”就來源于此。蓋上鍋蓋后,“篤”上一個小時,隨后加入咸蹄髈再“篤”一個小時,然后將筍切隨刀塊放入,改用大火燒十五分鐘左右,再改用小火“篤”,然后每隔十分鐘,嘗一下湯咸淡,一般來說,如此搭配的蹄髈應該正好,若是嫌味淡,則繼續“篤”,反之則只能加水了。如是再煮上一個小時。
「要點」
一定要先煮鮮蹄髈
這道湯,一定要先煮鮮蹄髈,否則鮮蹄髈遇鹽不易酥。
如此“篤”法,咸蹄髈的鹽分被鮮蹄髈與筍吃透,鮮味、香味、咸味互相浸淫,融成一片,才是好湯。
腌篤鮮也有用咸肉與新鮮五花肉“篤”的,蘇州人也有用醬肉代替咸肉的,味道都很好。
舉一反三本就是做菜的道理。
(菜品提供:上海老飯店;地址:三里河東路中商大廈18層)
■異曲同工
筍詠春筍和三文魚結合
特點:春筍被稱為春季的“菜王”,營養豐富,味道清淡,口感爽脆。春季食此菜具有利九竅、通血脈、化痰、消食脹等功效。
原料:春筍20g、鮮蘆筍20g、馬蹄1只、紅彩椒10g、黃彩椒10g、枸杞5粒、杏仁片少許、玉蘭菜半個、煙熏三文魚5克、橄欖油少許
制法
1:鮮蘆筍改刀,用水焯熟待用。
2:春筍洗凈,加入白葡萄酒煮熟,過涼切條。
3:鮮筍、春筍入鍋,入馬蹄等原料,出鍋后頂部用三文魚卷裝飾,周邊淋香脂草汁。
戲春春雞陪伴著春筍
特點:此湯中加入枸杞、藏紅花,具有安神、益氣血、抗疲勞之效用。春筍則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鐵、鈣、磷等人體必需的營養素,及大量的微量元素,具有吸附脂肪,促進消化的功效。
原料:老雞1只、春雞半只、春筍半個、洋蔥20g、西芹10g、胡蘿卜10g、洋香菜少許、藏紅花少許、枸杞子5粒、白葡萄酒少許。
制法1:老雞取肉制蓉,加入春筍粒、枸杞、香草,制成春筍雞清湯。
2:將春雞洗凈,放入清湯中,加入藏紅花、枸杞、蒸制。
3:蒸制后放入京蔥等裝飾即可。
腌篤鮮(一):
主料咸豬腿肉(腌豬肉)200克,鮮豬助條肉200克。
輔料凈春筍肉150克,紹酒lO克,精鹽5克,熟豬油25克。
制法
①將鮮肋條肉刮洗干凈后,放在湯鍋里,加入紹酒,煮到八成熟,撈入大盆里,加煮肉原湯淹沒。冷卻后,取出切成約2厘米見方的塊。原湯留用。
②將咸豬腿肉刮洗干凈,用刀斬斷大骨,皮朝上放入鍋中,加水淹沒,先用旺火燒開,再用小火燒30分鐘。然后,將腿肉翻過來,繼續用小火燒到肉皮發軟取出,趁熱拆去全部骨頭,去掉四邊油膘和邊皮,切成大小相似的塊。春筍洗凈,切成約2厘米長的滾料塊。
③將咸肉、鮮肉、春筍放在砂鍋內,加入煮鮮肉原湯,放進熟豬油,先在旺火上燒開,改用中火燒到筍熟肉酥,再用旺火把湯汁收濃,隨后加入精鹽,原鍋上桌。
醃篤鮮(二)
材料:
1. 鹹肉1磅左右
2. 鮮肉(最好選用豬蹄膀)
3. 冬筍二隻
4. 百頁結1 包
做法:
1. 將鹹肉.蹄膀.冬筍全部洗淨,用滾水川燙
2. 百頁結用溫水洗淨備用,冬筍切塊備用
3. 取用砂鍋或煲湯鍋,放入半鍋清水煮沸後放入鹹肉.蹄膀.冬筍一起煮,煮滾後改用
中小火煮(以鍋中湯水仍有小小的翻滾)
4. 中小火煮一個半小時再加入百頁結再煮半小時,再依個人口味加入鹽或水,即可
食用
備註:
1. 可就地取材,鮮肉可用雞---走地雞.土雞等有鮮味的雞,鹹肉可用火腿肉或鹹豬手
2. 冬筍切小塊,鹹肉及鮮肉不切,待湯煲好後再撈出鹹肉及鮮肉切塊,切塊後仍可放
回湯中或另外裝盒
3. 篤是上海話,是指湯水不停翻滾,是長時間煲煮的意思
醃篤鮮(三):春筍上市嘗"腌篤鮮"
江浙一帶有道有名的家常菜,名叫“腌篤鮮”,是春天的時令菜。其用料簡單,鮮筍、鮮肉加咸肉,隨處有賣,也不貴;但很費工夫,一般需要大半天。把筍剝凈,切成滾刀塊,兩種肉則都切成小方塊,一起放到鍋里,大火燒開,再用小火煨煮,半個小時至一個小時后,起鍋裝大盆,即可上桌了。如果想內容再豐富些,顏色再好看些,可在煨煮時添加若干千張結,就是上海人說的百葉結,一種家常的豆制品。起鍋前,則可放進一些青菜心略煮。這樣,筍鮮、肉酥、千張結滋味醇厚,湯汁味美無比,加上菜綠筍白肉粉紅,真的是色香味俱全。
這道菜的奧妙就在菜名的“篤”字上。“篤”是用極微弱的火,將食材長時間慢慢煨燉,因為在烹調時,鍋中會發出“咕嘟”聲而得名。由于長時間燜燉,食材的原味完全釋放出來,成品色澤腴亮,口味醇厚而滑潤。顯然“篤”就是“熬”。
每當春筍上市,總愛煮一味“腌篤鮮”的菜。筍是蔬菜中的鮮物。把三樣食物一起煮,使其味相互滲透,互補短長,便相得益彰了。所以這是一味含著聰明的菜。而講究吃的蘇州人一般不大用店里的咸肉煮的,而是用自己在臘月里腌的且一直風干到春天的肉煮的,這樣味道就更鮮美了。
我則比別人家更進一步了:其中的腌肉我是用自制的醬臘肉煮的。醬臘肉的煮制方法不難,就是工序煩瑣一些——選取瘦多肥少的五花條肉,或精的蹄骨旁,腌四五天后取出晾干(一天),隨后在其四周涂勻、涂薄我自己制作的豆瓣醬,在通風處風干。臘月腌的,風到筍市里吃,恰到好處。如果,沒有自制的醬涂,也可以浸泡在上好的醬油中,以浸到四處里外都滲透為止,然后再風干(比涂醬的略為遜色)。其中要說明的是,醬一定要好醬。我所制作的醬不是夸口,又鮮又香。
蘇州人講究吃清澈的湯,不涂醬的咸肉的湯可以煮得清澈見碗底。這醬臘肉的湯同樣可以煮得清而不濁的。先把這醬臘肉與鮮肉分別都焯一下(醬臘肉用開水燙也行),剛汆邊滾即取出,清水洗干凈后再煮,再用文火焐(蘇州人家大多備有一只電焐窩)。焐到基本熟了再放筍。到筍與肉皆熟透為止。其時的湯雖呈棕紅色,但絕不渾濁的。
可以毫不夸張地講,焐這個“腌篤鮮”時,可以香飄左右四五家。其肉之色比之火腿是一種嫩紅,嚼之比火腿鮮嫩。尤其這肉的皮,半透明有韌性(有一點兒像魚翅)。
腌篤鮮(四)
主料:蹄膀1個、咸肉一塊、筍2棵、姜一塊拍松。
做法非常簡單,咸肉和蹄膀洗凈放在湯煲里,加多些水,放生姜和筍塊,大火滾開去浮抹之后轉小火慢慢煨。煨的聲音咕嘟嘟的,據說就是腌篤鮮“篤”字的來歷了。篤個兩小時。盛一碗,鮮啊!
材料/ 做法:咸肉(五花肉抹上鹽和花椒,密封后置冰箱里約一星期,其間倒掉血水重新抹鹽一兩次),排骨,新鮮春筍,蔥,姜,料酒. 咸肉和排骨燙過飛水,和其它材料一起置鍋里,注入清水,燒開后轉小火熬煮3-4小時即可.因有咸肉的關系,不必加其它調味料.
原料:
咸肉與竹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