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原文:
否,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貞,大往小來。
初六:拔茅茹,以其匯。貞吉,亨。
六二:包承。小人吉,大人否。亨。
六三:包羞。
九四:有命,無咎,疇離祉。
九五: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系于苞桑。
上九:傾否,先否后喜。
貞:占卜、卜問,古代占卜之人稱貞人。在古人眼中,占卜的人都是品行端正、言行一致的人。現代有成語“堅貞不屈”,筆者理解此處意思應該是堅守品行端正。
天地否,天在上地在下,陽氣在天上卻在上升,陰氣在地下卻還在下降,導致天地不交,陰陽不接,萬物不生。
天為君,地為民。位高權重之人一直想如何向上爬,把普通百姓踩在腳下罔顧民意,長此以往,民意得不到伸張,上下閉塞不通,導致社會混亂。
外卦為陽,剛健中正;內卦為陰,陰柔順從。剛健中正之人在野,小人在朝堂,意即小人當道,君子道消。此時升遷者多為小人,而君子以退為進不居榮位。
否卦為泰卦的序卦,好到極致將會由盛轉衰。處否之時,禮可解否,有禮變成地天泰。
天地否之陽宅:
當了爸爸的男人,住在家里西南角的臥室,成天地否卦。諸事阻礙多,夫妻不和,升遷不成,妻盛夫衰,得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