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飯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也有人說:飯后不能站,會有下垂胃
那到底是躺著,還是站著,怎么吃完飯還有這么多的講究?想做一個健康的人可真難。

有人說:飯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也有人說:飯后不能站,會有下垂胃 那到底是躺著,還是站著,怎么吃完飯還有這么多的講究?想做一個健康的人可真難。
茶余飯飽過后,肚子里滿滿的食物,就會懶得動彈一下,更別提起身動一動,走九十九步了,一步都難以起腳,只想往床上一趟,然后四仰八叉的休息一會,很多人吃完飯都會哈欠連連,明明吃飯之前一點都不困,特別是中飯后。
當我們在空腹的時候身體進食,我們的腸胃就會開始工作,開始蠕動、消化、吸收的環節,但是腸胃兩個器官的工作是需要“上油”的,這就需要比平時更多的血液、能量,這就會導致大腦缺少含有氧氣的血液,然后缺氧,就會讓人體在吃完飯后感到頭暈想睡覺的原因了。
但這是正常的現象,還有就是和身體胰島素的分泌有關,一般中飯的菜品基本是比早餐、晚餐豐富的,除了米飯還有菜里面都會有大量的糖分,胰腺的胰島素就會開始分泌,來調節身體血糖的平衡,蛋白的分解進程就會受到抑制,人就會犯困。要是神經亢奮,就會導致身體對于食物的消化吸收能力提高,但是心率就會變慢,就會導致容易犯困。
所以,有時候真不是身體懶,然后導致的犯困,可能這也是人為什么吃完中飯然后就會有午睡習慣的原因吧,不然為什么結束一天的工作,有些人吃完飯還能去唱歌跳舞精神抖擻呢。
既然身體身體都讓我們犯困了,那吃完飯到底該不該躺著呢?有人擔心躺著會長肉,有人擔心會影響身體消化,好像潛意識里就覺得飯后就躺著,確實不健康。
很多人會認為吃完飯就好好好的消化,要是躺著就會影響身體的卡路里的代謝,其實不是的,只要是吃完飯,無論你躺著還是站著,消耗的卡路里其實都是差不多的而且也沒有到導致身體肥胖的程度。但是姿勢的不同會影響腸胃對于食物的消化。
上面說的,吃完飯身體的血液就會集中在腸胃附近,幫助消化吸收,如果我們這個時候活動身體,就會影響身體此時此刻對于血液的“布局”,會導致腸胃附近的血液重新回到大腦還有身體的各個組織器官,消化的進程就會受到影響,食物沒有好好的被消化,腸胃的負擔就會加重,可能會導致胃脹。胃痛等不適,這不是純純添亂嗎。久而久之,身體的新陳代謝就會紊亂,身體不僅沒瘦,還胖了。相要是本身就患有胃病的人,吃完飯更應該躺著,緩解腸胃的不適。
擁有好處的前提就是你沒有把自己吃撐,否則要是你本來很坦然地躺下去,然后你就感覺胃里食物多快原路返回了,也就是胃食管返流,帶有的胃酸就會灼傷食管,導致食管不適,引發食管疾病。特別是本身患有反流性食道炎的人,飯后千萬不要直接瀟灑一趟,否則會導致病情的加重。
飯后躺有好處,但是我們說的是躺,沒說睡著,可不要誤會了,要是人體睡著,腸胃的消化速度就會變慢,然后增加腸胃的負擔,但是血液還處于循環的狀態,然后身體會在這個時候開始休息,自我修復,但是腸胃還在默默的工作,還沒有血液的幫助,有點可憐不說,而且就算你睡覺,你也會睡不安穩,因為你的胃里還有一大堆食物沒有消化。
想要躺的身體好,正確姿勢學起來
吃完飯后,在一小時之內躺著都不要讓身體處于平躺的狀態,最好在后背墊一個靠背,可以躺在沙發上,我們這時候的腸胃需要更多的血液。可以將自己的下肢抬高,微微的翹起來,不是讓你直接垂直于90那么夸張,你腿翹著然后你上半身也抬著,不就成了一個U字型了,可能還會壓迫到腸胃,所以不要翹的太高。
不是只有平躺才有利于胃部的消化,可以朝右,盡量避免左側躺,因為身體右側有肝臟,左躺就會導致肝臟擠壓到胃部,不利于胃部的蠕動,還會導致不適。
綜上所述,這是一個對身體很有利的飯后小習慣,可以經常做,記住,要是不想變成胖子,就要注意千萬不要睡著。
參考文獻:
1. 《你是“易困體質”嗎?飯后總犯困,竟是這3個問題在搞怪》——光明網 2019-01-26
2. 《飯后“躺一躺”不僅不會長胖,還能保護腸胃!但是姿勢要正確》——陜西科普 2018-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