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兒子傍晚出去打籃球,回家一進門第一句話:“媽,我餓了!”其實在他出去玩的時候已經吃過了晚飯,兒子正值青春期貪長,運動量大,就又餓了,而且加個條件:媽,我要吃蛋炒飯。
作為媽媽,是不能拒絕兒子的要求的,特別是兒子餓了。于是我給兒子做了一盤蛋炒飯,兒子邊吃邊說香,一會兒功夫,一盤蛋炒飯下肚,其實就是一盤普通的蛋炒飯,因為兒子餓了,他吃什么都是香的!
上初中的兒子每天放學回家見到我的第一句話就是“媽,我餓了”,然后放下書包,洗洗手,休息一小會兒,就開始吃晚飯,這也是習慣了,我每天都會在兒子回家之前,做好飯菜,只要兒子回來,就可以吃到可口的飯菜,這么多年,我也按照兒子的口味兒,學會了做各種美食,兒子更喜歡吃我做的飯菜,所以兒子很少喜歡在外面吃飯的。
從兒子咿呀學語開始,估計聽他說過最多次的就是“媽,我餓了!”不論兒子逆反還是生氣,高興還是玩耍,他都不會忘記餓了時候喊句“媽,我餓了!”
2 .
自從母親過世之后,我最初那兩年很少在父親家里吃飯,因為我會不自覺的想起母親,痛不欲生。
母親活著時,我也會在餓了時候就喊:“媽,我餓了!”這句話也是從我會說話時開始喊起,一直喊到我上學,喊到我結婚,喊到我生子,甚至在母親生病手術恢復后,她依然愿意為我做飯!而那時我每次去母親家,母親都會主動問我“老女兒,你想吃啥,媽給你做。”如果我不讓她做,她會很傷心,于是我就說出我喜歡吃的,母親就樂呵呵的給我做,當然我也會幫著母親做。
如今我已經沒有機會喊“媽,我餓了”,更沒機會吃母親做的飯菜,而母親所有的飯菜都有她特有的母愛的味道,我只剩下回憶了!
3 .
婆婆今年將近70歲了,身體還可以,一輩子閑不住,每次回婆婆家,老公也會不自覺的喊“媽,我餓了,想吃你做的小雞燉蘑菇土豆!”婆婆就會開心的宰雞燉菜,而我們要幫忙婆婆都不讓,“別把衣服弄臟了,好不容易回來了,坐著歇著!”一會兒功夫,婆婆就會做好一桌可口的飯菜。婆婆看著我們一家子吃的香她會很開心。婆婆嘮叨著:趁著我還能干得動,都給你們做幾頓好吃的……
這時,我和老公的心里都不是滋味,特別是我,因為我知道,失去母親了就在沒有那句:“媽我餓了”可以喊了!再沒有那從小就吃習慣了的媽媽做的飯菜了!
有媽就有家,有媽就有依靠,不論多大年齡,因為有媽在,我們最愿意喊“媽,我餓了。”媽媽會一輩子不厭其煩的給我們做飯,而我們最喜歡就是吃媽媽做的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