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家三胎政策的開放,我身邊的二胎家庭越來越多,隨之而來的,是咨詢二胎家庭養育問題的也越來越多。
比如甲媽媽說:我家老大不謙讓老二怎么辦?
乙爸爸說:我家老二動不動就哭,總是告狀哥哥欺負她,我該怎么辦?
然后他們還有個共同的疑惑:我家孩子說我偏心怎么辦?
這些都是代表性問題啊。
我就會反問他們:你是看到老大怎么不謙讓老二的呢?你過去是怎么處理的呢?
甲媽媽說:我當然會和老大講道理啦,畢竟她比弟弟大四歲呢,可是我從弟弟出生講到現在了,五年過去了,哥哥依舊我行我素,不聽我的。
是啊,弟弟出生的時候,哥哥也才5歲,那時候他剛剛感受到自己的家庭地位受到威脅了,他曾經在爸爸那里體驗到的專寵,不復存在了。
結果媽媽不僅沒有安撫他,還反過來給他提要求,讓他謙讓弟弟,保護弟弟。
他內心的感受會是什么?估計是委屈和憤怒。
我也問乙爸爸,當老二過來告狀的時候,你通常怎么處理?
乙爸爸說:通常是他想要姐姐陪她玩,或者要拿姐姐的東西,姐姐不同意,她就哭。那我就會帶她去找姐姐。
不過有時候我和她媽媽都沒空,然后孩子就沒完沒了的哭。
我說:難怪了,因為你一直在幫助老二解決問題,所以老二就只學會一招,那就是哭。
如果你不懸崖勒馬,你家老二將來走向社會,在人際關系方面,都只會用情緒勒索,來處理矛盾。
乙爸爸表示嚇出一身冷汗。
那么針對最后一個問題,我問他們:如果孩子質疑你偏心,你們怎么回復?
他們答案驚人一致:我根本沒有偏心啊,所以我肯定會告訴他們,爸爸媽媽對你們沒有分別心,是一樣的愛啊。
我問他們:那孩子相信你嗎?
他們搖搖頭:他們好像不信,過幾天又開始咆哮說我偏心另一個了。所以我心力交瘁啊。
我也認同,所以我就對他們說:你們的問題,不是缺少方法,而是你們都太勤快了。太全力以赴了。從今天起,你們變懶變笨就可以了。
怎么變懶變笨呢?有三部曲。
第一:給老大賦能
二胎家庭大家搞錯了一個重點,就是老大從一個獨生子女,變成了和另一個孩子分享父母愛的競爭者。所以他們內心是有不安全和失落感的。
他們本能的擔心父母從此不愛他們了,然后當看到母親大量時間撲在弟弟妹妹身上,他們會失落甚至會痛苦,因為他們以前被專寵的日子,再也不復返了。
那么結果是什么呢?結果是當老大的內心不安,父母又疏忽了對他們的安撫,老大就會生出很多事端。
不是情緒上的,就是軀體上的。有的孩子變得易怒愛哭,有的孩子頻繁生病,不能去學校。
所以,父母要從癥狀背后看到他們的需求,那就是求關注,求愛。那么父母要調轉車頭,給更多的愛和關注給到老大,給他每天安排特別的親子時光。
當老大內心安穩了,你再給他賦能,比如當弟弟妹妹有哪個優點,你就對老大說:你看,弟弟妹妹這個優點是從你身上學到的。那老大就會很自豪很高興。
如果當弟弟妹妹做錯事情,你也可以征詢他的意見:你是老大,你覺得怎么教育弟弟妹妹比較好?
你放心,當你真的這么問了,老大根本不會對老二下狠手的,他們畢竟血脈相連。他們只會引導父母寬容,因為一個被父母信任和愛的孩子,他們也會把信任和愛傳遞下去的。
第二:別把老二當成弱者
老二雖然比老大小,但是老二有個特點,他們情商高,這是家庭序位決定的。
因為他們從出生開始,就知道自己是“千年老二”,所以他們從來不奢求父母只愛他們,因此他們沒有老大那種失落感,內心就更堅強。
而有的媽媽誤以為他們年齡小,更需要被保護,所以總去呵護他們,而且還要求老大照顧他們,謙讓他們,那么這個結果只有兩個,老大經常很憤怒,老二成了會拿捏父母情緒的戲精。
正確的做法是,父母除了給足老二日常的照顧以外,把老大的權力歸還給老大,比如老二要吃老大的零食,要玩老大的玩具,這些都要由他們自己去協商處理。
而不是父母插進去,強行讓老大分享給老二。也不是帶領老二去求助老大。
這些都是父母在替他們解決問題。
而更好的方式是,父母信任老大對老二有天然的愛,也信任老二是堅強又有韌性的孩子,把問題交給他們自己處理。
如果老大今天不能分享,你只負責接納老二失落的情緒而已。卻并不去指責老大。
而如果老大今天分享給老二了,或者答應陪老二玩了。你就要及時地大家贊賞,去強化這個行為。
那么不久后,你會發現他們越來越相親相愛。哥哥姐姐變得更加慷慨體貼了,弟弟妹妹變得日漸乖巧可愛了。
第三:不解釋
多子女家庭里,要做到完全一碗水端平是不可能的。何況人心難測,所有人對于公平二字的理解千差萬別。
所以,假設你遇到孩子質問:媽,你給弟弟吃了麥當勞,我卻在家里吃剩飯,你不夠公平!
我勸你不要解釋。因為你一解釋,證明你被他的問題觸發了情緒了,你心虛了。孩子是可以感應到的,一旦他感應到,你的解釋又是在粉飾太平。
所以你不要解釋,你閉上嘴,微微笑,然后用身體去安撫你的孩子就夠了。
因為孩子的情緒是從潛意識來的,如果你用嘴巴去解釋,就只是在意識層面做工作,收效甚微。
而如果你用手去拍拍孩子的肩膀,或者去抱抱他,那么孩子的潛意識就被安撫了,他的情緒自然會下來。
當然,如果你過去對孩子的確有明顯的忽視,那你默默地做一些調整即可,這種默默的調整會讓孩子看到父母的重視。比嘴巴上費力的解釋,要有效許多。
綜上,二胎家庭里,如果孩子們矛盾太多,多半是因為父母反應太快,太急于解決問題。卻會創造出更多問題。
如果父母慢一點,對孩子多點信任,把重點放在老大身上,那么你不僅省時省力,孩子們也會更加相親相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