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是在1991年,我最好的朋友考上了同濟大學,他是我們那個北國小鎮中學第一個考上同濟大學的學生。我因為生病住院,錯過了那一年的高考,但我深深地為好朋友高興。他遠赴上海求學前,來跟我借書。從北疆到上海,坐火車路途遙遠,看書當然是打發旅途寂寞時光的好辦法。我毫不猶豫地捧出僅有的幾本藏書,任他選,他拿走了我最喜歡的一本小說《行動隊》。
從此,我就和這本書永別了。朋友是個典型的理工男,對文學實在不怎么“感冒”,他哪能理解像我這種有點文學情結的人對書的執著與珍愛?他或許是看完書,隨手扔了,或者覺得一本閑書,就是用來打發時間的,總之一直沒有還書,我也一直沒好意思跟他要。
《行動隊》是我買的第一本文學書,講的是抗日戰爭的故事。作為從小就有軍人夢的我來說,這本書不但第一次給我定義了英雄的概念,還讓我第一次知道了江南水鄉,第一次讀到男女之愛——書中國華和小容的愛情故事在我幼年的心里烙上了深深的印記。
這些年只要有機會逛舊書攤,我都會有意無意地去搜尋這本書,總期望不經意間在書堆里翻出一本書,書的藍灰色封皮上有一隊士兵扛著槍在月光下行軍,我永遠都忘不了這本書的封面。
直到有一天,無意中聽人說網上有賣舊書的,就趕緊去搜,真就在一個專賣舊書的網上找到了它,是記憶中的《行動隊》。再一看書的價格,我的乖乖,竟然要20多元!我記得20年前買時也就一元多,管不了那么多了,我毫不猶豫下單買了下來。
快遞到家,迫不及待地拆開包裝。捧書在手,如老友重逢。書的品相不錯,散發著淡淡的油墨香,翻開幾頁看看,不知不覺間就貪婪地讀起來,讀著讀著,所有的記憶都被喚醒了,仿佛又回到幼年快樂的讀書時光。淘舊書的經歷告訴我,一本書并不就是一本書那么簡單,它承載了一個人某一段記憶,就像時光機,只要握它在手,就可回到過去。其實,人們淘舊書,與其說在淘舊物,莫不如說在尋找一段美好的舊時光罷了。
《兵團日報》2021.9.21悅讀版,原題《淘舊書、尋找舊時光》署名高自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