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人的交往,第一印象很重要,許多感情從一開始就已經看到了結局。
兒女的婚姻大事是人生最重要的事,千萬不能“湊合”。
有的人家,“準兒媳婦”或者“準女婿”第一次來家里,對人家愛搭不理,一臉冷漠,問這問那,不論這門婚事能不能成,首先這是很不尊重人的做法。
為了孩子的幸福,為了遂兒女的心愿,為了成全一樁喜事,為了給家庭添光加彩,“準兒媳婦”第一次來家里,父母一定要做好幾件事。
第一件事,準備一桌豐盛的飯菜
常言道民以食為天,吃飯是人生一件大事,一個家的家常飯菜,就是這個家的品味,合不合口,只有嘗一嘗才知道。
有重要的客人來到家里,做一桌豐盛的菜肴熱情款待是中國人的傳統,在古代民間,根據客人在自己心里的重要程度,還有擺幾盤子幾碗的習俗。
如今已經不再有太多講究,喜歡吃什么就做什么,“準兒媳婦”第一次來家里,可以提前私下問問兒子——她愛吃什么。然后就提前準備,給孩子一個驚喜!
在一起吃飯,最容易拉近彼此的感情,也能讓對方直觀感受到家的氛圍,俗話說,想要得到一個人的心,就要滿足他的“胃”,沒有什么是一頓美食解決不了的。
平時為了生計省吃儉用,但“這一天”千萬不要吝嗇,“準兒媳婦”愛吃海鮮,就把龍蝦鮑魚端上桌,“準兒媳婦”愛吃肉,就把雞鴨魚肉燉進鍋。
有的人,“準兒媳婦”初次來家里,不在家里吃飯,為了“省事兒”,選擇去飯店吃飯。其實以后有很多時間,但第一次見面,“準兒媳婦”登門拜訪,又怎能去外面吃呢?讓她嘗嘗“咱家”的手藝,讓她第一次來,就有“回家”的感覺。
因此,準備一桌豐盛的飯菜,必不可少。
第二件事,一定要把家里打掃的干干凈凈
也許你的家不是太大,只有三兩個房間,也許你的家裝修不是太豪華,但這些都無所謂,只是有一樣太重要,就是要干凈!
干凈,代表著一個家的修養,干凈,會給人一種清新脫俗的感覺。
有的家太臟太亂,人家姑娘一進門,一看家里亂糟糟的,就會有一種很不好的印象——難道,我以后就要生活在這樣的家庭嗎?
干凈,會給人一種舒適感以及安全感,“準兒媳婦”第一次來家里,難免有些陌生和緊張感,一看見家里干干凈凈的,她的心也就“安逸”了。
干凈,也是對“準兒媳婦”的一份尊重,就像飛機第一次起飛降落,會有“過龍門”的儀式,“準兒媳婦”第一次來家里,一定要以最高“規格”款待。
把家里打掃的干干凈凈、一塵不染,讓“準兒媳婦”感受到你們對她的重視,這也是一份態度,一份堅守,一份對家的熱愛。
威克沙姆說,家是他們的天堂。
曾經是別人的小棉襖,嫁人以后,就成了“別人”家的新娘,卻也會成為另一個家的主人。
作為父母,一定要想到,誰都是個孩子,誰都有爹有娘,一個女孩心甘情愿嫁給你家,是你家的榮幸,是你家積福。
給“準兒媳婦”一個干凈的家,給她一片干凈的“天空”!
第三件事,記得給“準兒媳婦”一個紅包
中國人的傳統里,送紅包是為了表達一份“愛意”,過年晚輩給長輩拜年,長輩就要送一個紅包,兒女之婚姻大事也是如此。
有的人糾結給多少錢呢?其實錢多錢少真得不重要,重要的是一份“心意”,是發自內心的欣喜,是作為“準公婆”的必然之舉。
可是到了今天,錢太少也不好,包個“一百二百”有點說不過去。這就要看家庭條件如何,家境十分富有,給十萬二十萬也無可厚非,若是沒有太多,給一千兩千也無可厚非。
孩子來了必然會住幾晚,換上嶄新的被褥,別讓年輕人睡得不舒服,臨別之際,從兜里掏出一個紅包,真摯的送給她——也是送給她一份祝福。
唯有真誠不可欺。
有的長輩,仗著自己家里有錢,為人傲慢,說著吹噓的話,不把年輕人放在眼里。
有的人虛情假意,其實年輕人一眼也能看透。
人心都是肉長的,你對她好不好,她全能感受到。
一個紅包,是你對她的尊重,是你對她的期許,盼望她早點嫁過來。
正所謂進了一家門就是一家人,為人父母,坦坦蕩蕩,無愧于心。
除了給“準兒媳婦”一些禮品、一個紅包,也別忘了給她的家人帶去一些禮物,表達對他們的“敬意”,一份禮物——代表了一份寄托,一份關懷,一份主動。
為人父母,其實都是一個心情,只要孩子愿意,只要兒女幸福,只要你情我愿,只要互相尊重,只要真心實意,就可以“在一起”,并且永遠祝福他們,長長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