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夫妻散了,立刻分道揚鑣,反目成仇,老死不相往來。
有的夫妻離了,依然是好朋友,生活中互幫互助,不是愛人,卻似親人。
有一種異性,一開始以為是愛情,結(jié)婚過日子才發(fā)現(xiàn),彼此不太合適。
但兩個人無仇無恨,無怨無悔,愛就愛了,分就分了,誰都不計較。
做不了夫妻,就做知己吧,做彼此人生路上的靈魂伴侶。
01
兩個人性格都很強勢
余光中說,家是講情的地方,不是講理的地方,夫妻相處是靠妥協(xié)?;橐鍪且环N妥協(xié)的藝術(shù)……
一旦兩個人的性格都很強勢,脾氣都很大,產(chǎn)生矛盾時誰都不肯讓步,那婚姻必然充滿裂痕。
捫心自問,你還愛他(她)嗎?答案是肯定的,但又不肯放下執(zhí)拗,都不想做先低頭的那個人。
生活中的大多數(shù)夫妻,您就看吧,都沒有絕對平等,有的老公怕老婆,有的老婆讓著老公。
異性之間,光靠所謂愛的情愫維持長久婚姻和睦,幾乎不可能。
這也就是為什么,有的人只適合戀愛卻不適合結(jié)婚。
每一次爭吵,都要吵到昏天暗地,吵得撕心裂肺,吵到痛不欲生,這日子還怎么過。
離婚吧!
離就離。
離婚后彼此都自由了,不再是“夫妻”,再見面立刻變得“客氣”,你尊敬我,我善待你,你理解我,我體諒你。
后來才明白,有的人不適合做夫妻,是月老搭錯了橋,卻可以成為靈魂伴侶,沒有“愛”,卻有開心愉快、輕松自在,再也不必為那些是非對錯爭執(zhí)不休。
02
兩個人的志向不同
電影《史密斯夫婦》,講述了兩個出自不同陣營的特工相愛相殺的故事,他們真心相愛,卻因為使命不同又互相爭斗,在愛情與事業(yè)之間,他們陷入兩難。
現(xiàn)實中的夫妻又怎能是事業(yè)上的“死對頭”。
俗話說男女搭配,干活不累。許多夫妻能夠走到一起,是因為有共同的事業(yè)追求。
常言道,道不同不相為謀!也有一些愛人,因為志向不同,漸行漸遠。
電影《當幸福來敲門》,男主角一直為他心中理想而奮斗,但一次次失敗以及貧窮的生活讓他的妻子很失望,妻子便拋棄了他。
老話講,貧賤夫妻百事哀!多少夫妻因為忍受不了貧窮散了伙。
任正非有一次談到他的前妻,他對前妻稱贊不已,兩個人即便離婚后,依然互幫互助,并沒有成為“仇家”。
異性之間,不能做夫妻,又想成為靈魂伴侶,首先需要彼此都有足夠的胸懷,放下那些愛恨情仇,或者也可以說——往后余生,都把那“愛”深深隱藏。
03
兩個人有各自的理想生活
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理想生活,有的人喜歡熱鬧,有的人喜歡安靜,有的人喜歡奔往人潮,有的人喜歡面朝大海。
不同的性格,必然導(dǎo)致兩個人思想上的差異。
也許是因為那時候我們還年輕,不懂什么是愛情。
只有在婚姻里摸爬滾打過,才能懂什么叫“三觀不合”。
有的人說,什么三觀合不合,就是給離婚找一個借口罷了。
只能說他沒經(jīng)歷過,有的夫妻在一起久了,一點共同話題都沒有,各自沉默。
這樣的婚姻比單身更寂寞。
人隨著年齡增長,心態(tài)也變得更加成熟,對感情的理解也更深刻。
人來人往,有誰真正在乎你呢!有誰真正懂你呢!
有誰知道,你渴望過什么樣的生活?
就連夫妻,有許多都活成了“你過你的”“我過我的”。
久而久之,心灰意冷,萬念俱灰,這樣的日子過著有什么意思,也許只有放手,才能成全彼此。
你喜歡什么樣的生活,大可以去追求,我渴望怎樣活著,完全可以大膽選擇。
人這輩子,誰不渴望幸福快樂?既然兩個人在一起不幸福、不快樂,又何必委屈自己呢。
離婚以后,難免有失落,難免孤單寂寞,但打開窗,突然感覺天亮了。
倒也不必再也不見,時常還會有聯(lián)系,有些心里話,還是會與你訴說,只是彼此多了一份自由,再也不必為難自己。
這一輩子,終究無緣做夫妻,但還好,彼此還能成為靈魂伴侶,心有靈犀,互相依偎,互相支持,互相陪伴,既可以做最真實的自己,又可以繼續(xù)“生死相依”。
有一種異性,做不了夫妻,卻是靈魂伴侶,只需要記得——他(她)曾愛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