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世上有不同的婚姻體制,一夫多妻制,一妻多夫制,甚至開放式婚姻。
在古代中國也曾有過一夫多妻制,直到近代才改成了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
從確立之初直到今天,也不過百年。
經過數(shù)代人的更迭,這種制度已經深入人心,但隨著年輕人婚姻觀的改變,說實話,一夫一妻制已經在很多人心中有所動搖。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想再被固化的婚姻模式束縛,甚至許多人有了“不婚”的念頭,他們不想再像父輩那樣活著,他們更加渴望自由的婚戀。
多種多樣的婚戀模式,是當代人或者未來世界的人們,更加理想化的追求。
而且,他們不僅僅在“想”,很多人已經為了擺脫一夫一妻制,做出了自認為正確、合理、適度的選擇。
一,只戀愛,不結婚
社會上的很多人,出于成長經歷以及心態(tài)的改變,漸漸有了不想結婚的想法。
一部分人受原生家庭影響,比如小時候看到父母的婚姻很不幸,三天兩頭吵架,明明兩個人都很討厭對方,可為了生存還要互相捆綁。
這就給他們留下了陰影。
也有一些人經歷失敗的婚姻或者戀情后,就再也不想結婚了,你問他們?yōu)槭裁床辉僬乙粋€,他們通常會說——一個人也挺好。
可是人總需要有一份陪伴,我們把這份陪伴俗稱為“愛”,缺愛的人生略顯單調,戀愛總是能帶給人幸福感。
以前有人說,不以結婚為目的的戀愛都是耍流氓。
但現(xiàn)在人的想法變了,有些人把戀愛當成一種樂趣,能提升生活的幸福指數(shù),兩個人在一起,開心最重要。
以前人的思想過于保守,人們常常把結婚當成一份“事業(yè)”,到了一定年紀不結婚怕被別人笑話,其實在今天仍然有人存在這種想法。
好多人覺得,存在這種保守觀念的大多都是中老年人,其實也有很多年輕人,究其原因,就是因為他們既受保守觀念影響,又想按照自己的想法活著,因此搖擺不定。
有的人則很勇敢——我就是不想結婚,人生短暫,何必委屈自己!
有個朋友,如今已經是“奔五”的人了,她父母天天催她結婚,可她早已經習慣了一個人,她堅定選擇“孤獨終老”。
演員徐靜蕾就是一位不婚主義者,她曾在一檔節(jié)目上說,只戀愛不結婚挺好的,是一切都好的一百分,即使結婚也不會增加到一百二十分。
不結婚不代表不可以戀愛,也不需要一紙婚書提供安全感。
在歐美以及其他一些地區(qū),人們思想相對更開放,好多人都選擇只戀愛、不結婚,喜歡就在一起,不喜歡了,分就分吧。
二,不結婚,只做“朋友”
只做“朋友”,也可以解釋為——永遠不定義彼此什么關系,管別人怎么看,自己心里明白就好。
有一些年輕人就在這樣做,你問他們——你們是什么關系?他們會云淡風輕的回答——朋友。
有一位同事,經常說“我朋友……”,一開始以為這“朋友”就是朋友,后來懂了,這不是一般的朋友。
不禁感嘆,真是年齡大了,不懂年輕人的社交方式了。
歸根結底,這依然是對一夫一妻制的抵觸,他們渴望有人陪伴,卻又害怕不歡而散,心里有“愛”卻又不敢確定能否堅持一生。
只做“朋友”——這就代表著彼此間可以擁有足夠的空間,既然是朋友,你可以有其他“朋友”,我也可以。
這在相對傳統(tǒng)觀念的人眼里,萬萬不可接受,愛是自私的,這樣選擇豈不等于背叛?
可在渴求擺脫一夫一妻者的心里——不必忠誠又何談背叛!
如今的人們心里都明白,有錢人很難做到對婚姻多么忠誠,即便他們不忠誠,也會有很多異性上趕著投奔他們。
美麗的女人不需要忠誠,同樣也會有很多人愛慕。
說白了,有幾個人在乎你的靈魂是否虔誠。
既然誰都無法保證忠誠,也不再相信那所謂忠誠的鬼話,大家就都別“裝”了,就做“朋友”,無需占有。
三,不結婚,不戀愛,做靈魂伴侶
早在公園前385年,柏拉圖就提出了“靈魂伴侶”這一概念,他在《會飲篇》里寫道——在一生中,為了使得自己達到完滿,人的其中一半總是在尋覓另一半。所以,能讓彼此完整的另一半,就是所謂的“靈魂伴侶”。
很多人不相信這世上存在靈魂伴侶,就像一個人的天真幻想。
但也有人認為靈魂伴侶真實存在,如果一個人還活在痛苦、孤獨中,則說明他還沒遇見自己的靈魂伴侶。
早在2016年,心理學家瓦妮莎·范·愛德華就做過一項調查,她發(fā)現(xiàn),73%的美國人相信靈魂伴侶的存在,其中男人(74%)比女人(71%)更相信靈魂伴侶。
現(xiàn)代社會,各個層級之間思想沖突劇烈,人的獨立意識在不斷覺醒,很多人都對婚姻產生了質疑——結婚的意義是什么?
有的人說,難道結婚只是為了傳宗接代?這樣的生活我不想要。
人心也變得越來越現(xiàn)實、理性,找到一個真心相愛并且能夠長此交往的人并不容易。
與其在婚姻里備受煎熬,倒不如學會自愛。
因此,有的人直截了當,既選擇不婚,也覺得“愛情”很無聊,這一輩子就和自己過吧。
另一方面,在當今社會,人最難的并非掙錢,而是結一次婚便馬上帶來巨大的生存壓力,幾代人積攢些許財富,一夜間就花得一干二凈。
人最難的不是找個伴侶,而是找不到一個“你懂我”“我懂你”的精神支柱。
因此,有些人情愿不要伴侶,而是選擇尋找一位靈魂伴侶,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包容,互相信任,互相愛戴,卻又各自獨立,各自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