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48歲,就職于一家大型國有企業。我的丈夫是一名鐵路工人,我們有一個15歲的女兒。
我的丈夫性格內向,不善言辭,與女兒交談時會臉紅。他出身不富裕,父親早逝,只有母親一人照顧他長大。
結婚時,我們按揭購買了一套房子,位于婆婆所在的小區。當時我們只付了2萬元的首付款。一方面是因為手頭不寬裕,另一方面希望離婆婆更近一些。
我們沒有向家人借錢,自己購買了裝修材料,然后找了一位路邊工人進行簡單的裝修,隨后就搬了進去。
我和丈夫的工資加起來每月不到4000元,還完按揭后所剩無幾,但我們每個月還是給婆婆300元。
然而我發現,婆婆把我們給她的錢全部用來補貼給小舅一家。
婆婆是家里的長女,父母去世后,她代替母親照顧兩個弟弟。她也經常教導我和丈夫要善待兩個舅舅。
大舅家在外地,不常回來,經常來往的是小舅一家。
每個周末,小舅都會帶著全家來婆婆家吃飯。我偶爾會嘀咕,他們來得太頻繁了!婆婆白了我一眼,說親戚之間經常走動才能保持親近。
我也不好再多說什么,但每次他們來,付出的都是我出錢出力。
婆婆會事先給我下達指令,說舅舅喜歡吃魚,要買新鮮的;孩子們愛吃烤鴨,要去城頭的那家烤鴨店買。他們每次來都是空手而來,滿載而歸,甚至連剩菜都要打包帶走。
我漸漸意識到婆婆是個有求必應的人。
后來,單位提供了福利房,我和丈夫買了一套,并搬離了婆婆所在的小區。
我們打算出租或者賣掉原來的房子。由于房子年代久遠,一時賣不出去,但因為我們周圍有個市場,那里的外地商人基本都在我們小區租房,所以房屋出租的市場情況還不錯。
就在我們打算出租的時候,婆婆提出,我們有了新房子,就讓小舅一家住在這個舊房子里吧!
小舅家的二兒子要結婚了,他們沒有房子可供使用,小舅住到我們的房子里,他的房子就可以給兒子使用。
婆婆說她的身體越來越差,我們住得遠,而小舅住得近,這樣還能有人照顧她,否則在家里就沒有人知道她的情況了。
我內心其實不太愿意,但也有一些私心。我們工作很忙,有時一周都沒有時間去看望婆婆,而且丈夫也很擔心她。如果有小舅一家住在這里,也能解決我們后顧之憂。
我就答應了。小舅也表示保證,讓我們安心工作,婆婆就交給他們了。盡管每年我們會損失一筆錢,但有人照顧婆婆,也是值得的。
小舅一家遷入了我們的房子。
按照原則,除了水電費以外,物業費和暖氣費應由他們承擔,但婆婆支付了這些費用。
實際上,我們出錢,因為自結婚以來,婆婆的住房費用一直由我們負責。她每次繳費后,會將賬單拿給我們,我們再給她錢。
現在婆婆要支付兩套房子的費用。
我認為這些費用不應該由我們承擔,應該讓婆婆向小舅家要回來。
然而,婆婆稱小舅家有困難,舅媽沒有工作,他兩個兒子的工作也沒有我們好。作為一個家庭,我們應該相互幫助。
面對婆婆的說法,我也不好再計較。
偶然間,我聽到鄰居們議論紛紛。他們說我們同意讓小舅家住進來,是因為我們不想照顧婆婆。
這讓我非常生氣,我甚至無法說話。我丈夫也氣得臉色發青。
母親節到了,我和丈夫想帶婆婆出去吃飯。
婆婆堅持要帶上小舅一家,但除了小舅,還有他的兩個兒子和他們的家人,甚至大兒子還帶上了丈母娘和丈母爹。
表弟還說,正好他們也要請父母吃飯,就一起吧!
菜單都是他們點的,兒媳婦遞給她的父母,嘴里還說,媽,你喜歡吃什么就點什么!我還看到她不經意地向她父母傳遞一個眼神。
中途,我們帶的酒和飲料喝完了,表弟的丈母爹又要了一瓶酒,而那兩個小孩子覺得酸奶好喝,一共喝了10罐。
平時我們和小舅一家出去吃飯,都是我們付賬,即使我們不主動,婆婆也會催促我們付錢。
今天也一樣,吃完飯,小舅一家坐在那里一動不動,婆婆讓丈夫去付賬。丈夫回來后,拿著賬單說,一共2600元。
大家都準備離開,丈夫拿出手機,對著兩個表弟說,今天是母親節,我們作為子女請父母吃頓飯,表示心意,這頓飯的費用我們平攤,我家出了大頭,1600元,你們家出了1000元,你們兄弟倆平分,還是由一個人支付?說完,丈夫打開手機上的二維碼,舉在他們面前。
兩個表弟面面相覷,場面一度尷尬,而我則在心里偷笑。
婆婆出面調解,說表哥只是在開玩笑,怎么能讓你們付錢!
丈夫繼續舉著手機問道,那你們怎么付款?
兩個表弟臉紅著說,我們一家分攤吧!說完,他們各自給丈夫轉了500元。
我在心里給丈夫點了個大大的贊。
后來,婆婆責備我們很久,說我們不懂感情,以后她如何面對小舅一家?
丈夫說,我只養我媽,沒有義務養小舅一家!我們好心讓他們住在我們的房子里,他們卻在外面說閑話。兒子發話了,婆婆也就停止爭吵了!
實際上,這些年來,小舅一家借助婆婆的關系,經常占我們家的便宜,我一直忍氣吞聲。丈夫現在的做法真是讓我感到非常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