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記得當初看《金婚》時,年輕時的大莊說過這樣一番話:
我這人懶,我得讓別人伺候我,我絕對伺候不了別人,再說了,找女人,瘋點浪點都沒事,找老婆那得找奴隸型的,你別看我媳婦兒長的磕磣,好養活啊,她就好比那北大荒的小豬仔,你怎么打,怎么罵,人不急,人不惱,人不火,這點我挺喜歡。
老實說,每次我看電視看到這一段的時候,我都恨不得沖到電視里,甩大莊幾個耳光,他都把莊嫂當什么了。
如果說《金婚》里的男人,因為時代背景的影響,有他的局限性。那么已經是2020年的今天,像大莊這樣的男人仍然不在少數。
就像網絡上有人說的,人類進化了幾十年,仍然沒有改變骨子里得寸進尺,不勞而獲的德性。
我今天要寫的故事,是我家一個親戚的真實故事,也給很多再婚的男人提個醒,任何時候都不要完全付出真心,因為你的真心,遇不到對的人,那就是喂了狗。
02
我小姨年輕的時候,是個護士,她長相好看,性格又溫柔厚道,是很多小年輕的夢中情人。那時,很多媒人都上我外婆家說媒,但我小姨看不上沒念過書的農村人。正好我小姨一個同事看我小姨沒有對象,就把他侄子介紹給我小姨了。
要說我小姨父人還是蠻好的,他是做老師的,也是個厚道人。奈何我小姨結婚2年多都沒有生養,于是一些不好的風言風語,就傳到了小姨父和小姨婆婆的耳朵里。
然后小姨的婆婆就指桑罵槐的,說我小姨是占著茅坑不拉屎,又在家里哭天搶地的,說我小姨這是在斷她家的香火。
后來小姨實在忍不了婆婆的謾罵,再加上也不想讓我小姨父真的無后,就忍痛提出了離婚。
03
離婚后的小姨,辭去了護士的工作,跟朋友合伙去做醫藥生意。一開始,小姨并沒有摸到門路,吃了很多苦,卻沒有賺到一分錢,相反還欠了一屁股債。
好在小姨越挫越勇,之后的生意一直做得順風順水的,也重新贏得了不少小伙子的追求。
不過小姨想得很清楚,她這輩子可能天生沒有生育機會了,那就不要再禍害未婚的男孩子,而是想著在離異喪偶的男人中找一個。
后來,經過旁人的介紹,小姨找了現在的小姨父。那時的小姨父也在國營單位上班,也算是個體面人,而且小姨父前妻是生病死的,留下一個兒子,這些都很符合小姨的要求。
自從結婚成家后,小姨就把小姨父父子倆照顧得妥妥當當的。知道小姨父工資不高,小姨主動承擔了家里的所有開銷。知道小姨父的兒子沒有媽媽可憐,小姨就像一個親生母親一樣,照顧著那孩子的吃喝拉撒。
包括后來,小姨父那個兒子不爭氣沒有考上大學,也是小姨托人找關系,把他弄進了一個不錯的單位。
都說人心換人心,四兩換千金。小姨想著這些年,對小姨父父子倆無微不至的關懷,再說自己花錢,花精力在這個家里,父子倆應該早就把她當一家人才是。
04
要不是今年發生一件事,小姨可能做夢也沒想到,她和小姨父結婚20年,為這個家花費了至少100多萬,出的力氣更是不計其數。可她的所有付出,都不及兒媳婦的一句話。
話說,今年小姨父的兒子做了爸爸,于是小姨父的兒媳婦就在家里提議,讓小姨把她和小姨父的那套房子賣掉,然后再拿一部分錢出來,這樣就可以給小孫子買一套學區房了。
小姨當時就傻了眼了,要知道,小姨父兒子那套房子,當初是小姨出錢買的。現在小姨只有一套面積小點的房子是她和小姨父的安身之所,如果她把房子賣掉,還要拿一部分錢出來給小孫子買學區房。那么等小姨老了,做不動了,她又能指望誰來給她養老呢?
最讓小姨生氣的是,面對這么不合理的提議,小姨父和他的兒子,明顯是站在了兒媳婦那一邊。說到底,在小姨父心里,他,他兒子,他兒媳婦以及他孫子才是一家人,而小姨終究是個外人。
05
清水結語:都說滿堂兒女,不及半路夫妻,就是說枕邊人的不可替代。可如果你的枕邊人,哪怕再婚20年,仍然沒把你的利益放在心里,也不考慮你的感受,這樣的婚姻又有什么意義呢。
涂磊說:“千萬別對一個人輕易的掏心掏肺,都掏干凈了,還能掏出什么?付出的越多,愛的就越深,得到的越多就越不懂得珍惜,與其迫不及待的往外掏,不如讓TA慢慢品,與其不顧一切的去給,不如問問TA是否想要?”
對于再婚夫妻,我還是堅持這樣的觀點:婚姻里面,只有兩個人共同付出才能有更好的未來,如果只有一方付出的話,愛的天平總有一天會因為不平衡而坍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