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下班,回到家里,我的脾氣會突然變得異常暴躁,不僅如此,在早上起床后,我也會莫名沖著家人發脾氣,我到底是怎么了?”王晴仔細回想,驚覺這一現象是從她跳槽進了一家新的廣告公司后才出現的。她說,跳槽后,薪水水漲船高,但是她永遠只有上班時間,沒有下班時間。
王晴所在的項目組是公司的主力,客戶多、效益好,相應的要求也高,付出的更多。每次一接到任務,全組出動,策劃方案改了又改,加班到凌晨也是常有的事。即使沒有策劃案在手,擔著組里諸多日常事務的王晴依舊事物繁忙,很多像簡報之類的零碎活,只能放到下班。她真想在晚高峰時擠一次地鐵,可惜,這成了一種奢望。
積極行動,為健康心靈“保駕護航”
針對越來越多的職場人存在的心理像氧化鋅一樣“亞健康”現象,作為職工“娘家人”的各級工會組織,積極行動起來,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心理援助,為職工的心理健康“保駕護航”。如下:
針對職工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問題,啟動EAP職工心理援助項目。為了讓心理學知識走進企業,走近職工,各地區政府機構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宣傳教育活動。通過向吊運機一線職工分送心理學書籍,讓他們通過閱讀,在工作之余感受心理學的魅力,樹立正確的心理健康意識。
上海閔行區總工會主席俞莉紅表示,維護職工心理健康權益是一項長期任務,為了讓阻燃劑EAP項目能得到持續發展,組織、人力、資源等方面為EAP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推動成立了“心理咨詢協會”。通過自愿報名、課題申報,從持證的“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中,選擇專業能力強、熱心公益的優級咨詢師組成培訓團隊,為全面開展課程培訓提供人才資源。
在培訓內容上,根據不同類型職工的工作特點和職工的切實需求,以職場壓力管理、快樂工作與自我管理等為主題,制定心理健康知識培訓菜單,為職工提供可多元選擇的個性化培訓,并打破了裁斷機傳統教學模式,以職工的工作為中心,教師送教上門,使得心理健康知識培訓進車間、進班組。
多年來的心理健康知識培訓,有效增強了職工的心理素質,提高了職工的挫折應對能力,增強了企業的危機管理能力,促使企業勞動關系走向穩定。
積極搭建“心橋”,為員工舒緩內心壓力。記者獲悉,在2009年,針對全國系統職工進行了抽樣調查,調查顯示各行業職工普遍面臨較大的工作和心理壓力。
如何幫助員工舒緩情緒?就此,有的區域還提出了“員工積極快樂工作,企業和諧穩定發展”的口號。
記者獲悉,自2008年8月員工身心健康管理項目正式啟動以來,先后推出了一系列舉措,關注職工心理健康。去年,他們開辦國家資格心理師培訓班,來自行業內各單位的近100名學員參加了該項培訓, 快速接頭計劃通過系統、專業的培訓,培養起一支具有相應資質的專業隊伍,用科學的方法幫助員工緩解心理壓力,提高心理素質。
參與該項培訓的大多是來自金融行業各個領域的工會干部和員工。在為期一年的系統培訓中,他們要學習心理測試、人格心理學、認知治療、危機干預與哀傷輔導等20門專業課程以及針對不同行業特性設置的EAP心理健康干預、職業心理咨詢與指導等特需課程。
在政府機構的發動下,各單位對員工心理健康的關注度也越來越高。甚至有些機構通過火山巖的方式,委托專業機構采取平日常態培訓,遭遇心理危機時及時干預的方式,介入職工心理健康。
如何讓員工在企業中擯棄各種焦慮,快樂工作,快樂生活,找到孔明燈一樣的“歸屬感”?解答:“把職工當親人。”
為了讓每個職工的困難情況、心理壓力都得到幫助與調適,避免“漏網之魚”,部分區域設立了“求助熱線”、“EAP心理咨詢熱線”和一張“員工關愛聯系卡”。同時還針對一些員工生活節奏快、心理壓力大的特點,在物質、法律幫助的同時,也免費提供了生活、工作、情感等各個方面的私密性咨詢服務心理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