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有的體驗與質疑,為什么有些人比自己品德低,能力差,卻比自己過得好,且因此而生出過度的傲慢與憤懣。
個人認為,可以從三方面來看:
第一, 自己是否將自我捧到了虛高的位置上往下看,這些人的確品行有缺沒錯,但如若將自己過度看高,就像一個人穿著高跟鞋與小孩比身高和穿平底鞋跟小孩比身高那樣,落差高度是不同的,不在真實的高度上比,就很容易有虛高的部分致使自己意難平。
第二, 要判斷這份傲慢的源頭是自己的“一切唯心造”還是的確如此呢,就要看評判標準是否符合公認的“道”,就像有些事情黑就是黑,錯就是錯,那這個人做錯事就是做錯事,如果勉強假慈悲生出同理心,就容易內心失衡。正確是認識到他的錯,反而能夠在如實的真相上走穩己路。反之,如果別人是光明的是正向的,只有自己生出傲慢與嗔恨,就需要自我修正。
第三, 德不配位的人見多了,有個好處就是,以后難以因為對方的名銜或地位而一葉障目,更能平常心,明白大家都是人而已,無論對方是誰,都能夠觀其本質,控己遠近,這點對于日后經歷人情世故是非常寶貴的經驗,不經歷過就很容易因此而迷失攀緣栽跟頭。
德不配位者甚多,但不影響自身培好自己的德坐穩自己的位,甚至其能成為自身前行坐標尺與參照點,只要穩住內心,該得就會得,該離就會離,為長遠計,仍需德要配位,否則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愿我的小伙伴們都能通透明媚,智慧具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