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韓國電影行業傳來了非常振奮的消息:在15天內,電影《分手的決心》本土總觀影人數突破100萬大關。從中國女演員湯唯的蛇蝎美人大女主,到韓國影史級導演樸贊郁的又一次全面出圈,再到現在的本土票房豐收,這部電影似乎成為了正在全面勝利的韓國電影最精確的畫像:有容乃大、風頭無兩、名利雙收。而我們的思緒也由此再度飄回到兩個月前的戛納時間——這場叫好又叫座的大戲,在那里啟幕。
策劃:Xavier & Flo
播客同步錄制于2022年6月18日耳光直播
剪輯 & 撰?:Flo
時間線 & 排版:Chy
在蘋果Podcast / 喜馬拉雅 / 小宇宙
搜索「耐觀影播客」訂閱播客欄目
19年《寄生蟲》的金棕櫚大勝還沒有過去多久,歐洲三大電影節常客樸贊郁又在今年將最佳導演獎收入囊中。這一次,韓國電影坐穩了東亞電影與世界接軌的第一把交椅,而歐洲三大成熟的電影節機制——尤其是在商業與藝術兩個層面都是世界佼佼者的戛納電影節,成為了這場王冠加冕的見證者與助推者。
《分手的決心》劇照
韓國電影與歐洲三大的歷史當然有更淵源的過往。2012年,已故導演金基德曾在威尼斯電影節憑借《圣殤》獲得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獅獎。這是韓國電影第一次獲得歐洲三大的最高獎項。前有2002年摘得戛納電影節最佳導演獎的韓國影史巨頭林權澤,后有李滄東、奉俊昊、樸贊郁接二連三在戛納電影節上創造驚人佳作,暫且不提如今成片即入圍、成為柏林電影節最親伙伴的洪常秀……
金基德獲第69屆威尼斯金獅獎
2022年戛納電影節 奉俊昊與樸贊郁雙雙摘得棕櫚葉
洪常秀(左)與柏林電影節總監卡洛(Carlo Chatrian)(右)
當這些名導們忙著書寫影史之時,呈現百花齊放羊樣貌的韓國商業類型片也正在通過各種非主競賽單元進入歐洲市場。這些電影保持著及格線以上的制作水準,以毫不掩飾的商業野心所催生出的擁抱流行的氣度,補全了歐洲人對于亞洲文化豐富的需求。目之所及,這場全面勝利徹底開花。
《狩獵》 2021,李政宰
《惡人傳》 2019,李元泰
《釜山行2》 2020,延尚昊
《偶像》 2019,李銖真
如若想要為當下的勝利尋找一些歷史原因,我們會發現,在當下的文本創造力與資本運作之外,韓國電影是由一條曲折的探索之路艱難走來的。它們在國家歷史滾滾的浪中起伏,展示著鮮活的社會現實,書寫著民族意識流變的軌跡。
“20世紀末21世紀初,以電影,電視,流行音樂,飲食等為代表的韓國大眾文化首先在亞洲地區形成了洶涌的'韓流’,繼而吹襲全球,至今不息。但是,目下我們看到的大多是俊男靚女,錦衣美食,卻未必知道韓國近現代的歷史層動蕩曲折而悲情,電影見證了他的坎坷,反映了它的巨變。” 《追尋快樂:戰后韓國電影與社會文化》
/李孝仁 著
《醉畫仙》劇照 2002,林權澤
作為韓國的東亞弟兄,中國觀眾曾驚訝于“韓流”風暴的威力,也旁觀過大潮的冷卻。而在下的語境中,我們正在作為親歷者印證著韓國文化的卷土重來。其中,韓國電影正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彌合不同潮流,以極強的包容性推助著讓人驚嘆的創造力。
身處中國電影在世界舞臺上式微而略顯低落的當下,當我們看到韓國電影全面勝利的歷史性與當下性,或許能夠得到一些珍貴的精神力量。
-本期嘉賓-
謝露涵
英國UCL
韓國電影研究碩士
Xavier
影評人,醫學工作者
耐觀影聯合創始人
Flo
耐觀影播客主理人
# 時間線 #
僅供參考^^
時間線
02 : 40 (??稍微有點嚴肅的)打招呼環節
耐觀影三位小伙伴謝露涵、Xavier、Flo聚在一起了!
PART A
摘棕櫚葉,擒金熊掌,類型本壘打
——韓國電影如何全面勝利
04 : 25 梳理近五年韓影在三大里的閃光時刻
電影海報 從左至右為
《分手的決心》 2022,樸贊郁
《小說家的電影》 2022,洪常秀
《寄生蟲》 2019,奉俊昊
06 : 20 細數戛納中風格多元化的韓國導演
林權澤
李滄東
樸贊郁
10 : 45 韓影中的宗教因素
導演的質疑:宗教能讓人的心靈得到慰藉嗎?
11 : 08 韓影中的外國人角色
“我怎么聽不懂韓影里的中文?”
14 : 23 林權澤,戛納舞臺上的韓國傳奇
韓影的民族性:恨 與 悲
18 : 13 韓影中一脈相承的共性:剖析社會
電影形式不同、導演風格不同,
而萬變不離其宗
PART B
文本與資本,從不是魚和熊掌
——電影節運作邏輯中的韓國電影
20 : 12 戛納是韓影走向世界的重要窗口
顯然,韓影在三大的話語體系已形成
23 : 37 墻內啞炮,墻外綻放的洪常秀
韓國本土電影體系的局外人,
歐洲影界的香餑餑:
“即使你在影院看睡著了,他還是照樣拿獎。”
26 : 10 洪常秀為什么能不斷入圍柏林
電影節是運作的藝術,
文本已不是唯一標準,
資本的角逐先行
金敏喜&洪常秀
27 : 40 延伸:同期入圍的華語電影片有哪些?
想當年,華語電影也有許多可圈可點的地方。
電影海報 從左至右為
《隱入塵煙》 2022,李睿珺
《智齒》 2021,鄭保瑞
《一直游到海水變藍》 2020,賈樟柯
28 : 30 關于洪常秀的兩極化評價
“我接受無能”
“大家看'虐狗'的vlog看得很開心”
“非工業體系內的、有影響力的表達”
“并非商業可復制的成功”
35 : 07 有趣小科普:三大的主要單元
Flo : 柏林是親民與開放
柏林各單元屬性一覽
Xavier : 我永遠最愛威尼斯!
星光熠熠,“所有人都得坐船去參加”
39 : 23 威尼斯系的金基德
韓國影史的重要人物
逃避父權的愛欲與漂浮感
《圣殤》 2012,金基德
PART C
在時代洪流中探索著,記錄著
——韓影在不同語境中的歷史性與當下性
45 : 06 “韓影在中國一直全面勝利”
從DVD時代到流媒體時代,
韓影與電視劇的受眾正在逐漸融合
47 : 28 韓流的全方面輸出
征戰亞、歐市場的初心從未改變
49 : 30 奇思妙想:韓有李滄東,中有陳凱歌
同代人,不同的職業道路
不同的時代變遷與產業環境因素
李滄東(左)
陳凱歌(右)
53 : 01 絕不輕松的影史,有士氣的導演群體
“他們成功地保護了自己的市場”
2012年 樸贊郁于柏林示威以反對縮減國產影片配額
56 : 50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
從女性聲音到與資本博弈,
青年創作者也有自己的命題
63 : 33 在戛納:亞洲影人的獨自狂歡?
現場分享——對比《未來罪行》與《分手的決心》發布會
“有一種期待落空的感覺”
《未來罪行》發布會現場
《分手的決心》發布會現場
69 : 40 上述韓影導演的本土票房影響力如何?
洪常秀觀影人次以千記,李滄東前期無人問津
作者電影的商業回報是普世的難題
74 : 42 為什么韓影能收割歐洲受眾?
韓影中的“普通人”角色更具真實性,
能夠打動各層面的歐洲人(盡管歐洲受眾中也有截然不同的劃分)。
《寄生蟲》劇照
77 : 10 韓影在歐洲影院也有不同的觀影氛圍
洪常秀:“即使你在影院內發出非常輕微的聲響,他們都會'噓’你”
奉俊昊:融合全年齡人群,絕贊商業片
82 : 05 一個小動作:對韓影未來走向的期盼
獨具特色的黑色電影!
低調有潛力的女性創作者!
86 : 25 聽眾“憤怒地”發問:為什么總是《寄生蟲》?
如同《霸王別姬》之于華語電影,
《寄生蟲》是韓國影史的里程碑
《霸王別姬》(1993,陳凱歌)
(圖為2020年韓國重映版海報)
88 : 01 可愛的道別??
拜拜,祝你有愉快的一天 :)
下一場直播(回放)再見!
耐觀影·播客是一檔語音類訪談節目,主要關注國際A類電影節入圍及在歐洲院線上映的華語影片,圍繞華語影人的創作歷程,進一步展現華語影片在國際舞臺的精神風貌。于2020年開始追蹤各大節展,邀請影評人及記者飯后閑聊,立志為影迷呈現多樣的鮮活的節展資訊。于2021年開辟院線暢聊板塊,同步解讀歐陸與中國院線最新最熱電影。
耐觀影·播客已上線喜馬拉雅FM和小宇宙,歡迎前往收聽評論我們的節目,了解更多華語影人前沿動態和節展資訊。
喜馬拉雅fm 耐觀影
蘋果播客 耐觀影
小宇宙 耐觀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