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進行網絡教研的時候,有這樣的發帖內容,針對新課標的某個變化,談談自己的認識。那一線教師最近都在學習新課標,每個人研讀的方式和收獲肯定不同,這里先談談自己的一些感悟。
2022版課標基于2011版課標進行了修訂,其標志性的變化,是根據《課程方案》提出的基本原則,依據學生終身發展和社會需要,以加強正確價值觀引導、重視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培育為目標,提出了義務教育數學課程需要培養的核心素養: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實世界,會用數學的思維思考現實世界,會用數學的語言表達現實世界(統稱“三會”)。
值得注意的是,這里的新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沒有再強化“學科核心素養”,而是強化了“學生核心素養”。在“指導思想”中明確給出“聚焦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著力發展學生核心素養”。
為什么這里值得注意?因為核心素養的概念于2017年正式進入《普通高中課程方案(2017年版)》,把學科核心素養作為高中數學課程育人的集中體現,提出了普通高中的6個數學學科核心素養:數學抽象、邏輯推理、數學建模、直觀想象、數學運算、數據分析。
但新課標中并沒有再提數學學科核心素養,而是提出義務教育數學課程需要培養的核心素養。
從“三會”的表述也能看出,“會用”的主體顯然是學生。這里的“會”就是“學會”。
其中,“眼光”、“思維”和“語言”清楚地告訴我們數學課程要學什么;“觀察”、“思考”和“表達”清楚地高速我們怎么才能學會。
另外,“三會”是義務教育數學課程的統領性目標,與大家熟悉的“四基”“四能”等具體目標一起,構建了一個基于核心素養的義務教育數學課程目標體系。
一線教師比較困惑的就是“三會”和之前的“四基”“四能”有什么聯系。是不是又增加了新的名詞?這個目標和具體的課程內容如何進行聯系?有沒有具體的操作路徑等?
通過學習,發現基于核心素養的目標體系是一個有三層結構且層層遞進的目標體系。
具體課程內容就是通過這個體系,將“三會”融入一節節課有邏輯地構成的教學過程。
第一層目標:“三會”。“三會”是這個目標體系的統領性或頂層目標。即核心素養是數學課程中所有具體目標的最終目標。
第二層目標:核心素養的主要表現。
它是通往“三會”或為“三會”提供支撐的中間目標或過渡性目標。
這個核心素養的主要表現源自2011版課標中作為“課程內容”被提出的10個“核心詞”,根據培育核心素養的要求,進一步提煉、調整、完善、豐富而成。
新課標中的主要表現是中小學分別表述的。小學偏重于依托經驗初步形成的感悟、意識,初中則著眼于在感悟和意識的基礎上初步形成的觀念和能力。
其中與小學相關的主要表現11個,與初中相關的主要表現9個。
小學階段,核心素養主要表現(11個)為:數感、量感、符號意識、運算能力、幾何直觀、空間觀念、推理意識、數據意識、模型意識、應用意識、創新意識。
如何方便記憶呢?可以用“2216”分類來幫助記憶。
2感:數感、量感;
2觀:幾何直觀、空間觀念;
1能力:運算能力;
6意識:符號意識、推理意識、數據意識、模型意識、應用意識、創新意識。
這樣記憶起來比較方便,而且對11個核心表現也有了自己的理解。
其中,運算能力、幾何直觀、空間觀念、應用意識、創新意識這5個主要表現在中小學之間表述完全一致。
這里需要理清的是兩點:
“三會”和核心素養的主要表現之間的聯系;
小學、初中、高中之間核心素養表現之間的聯系;
上面這張圖應該較準確地把上面兩個問題加以解釋。徐斌老師在文章中將橫向和縱向之間的聯系用圖示的方式加以整理。可見,其具有階段性和一致性。
這里是自己整理的一個表格,需要提醒的是“三會”是一個整體,彼此之間有重疊。比如,一個核心素養的主要表現如果與數學眼光有聯系,就一定會與數學思維和數學語言有聯系。即每一個”核心素養的主要表現”都能同時指向“三會”。
第三層目標:“四基”“四能”目標。它們是達成核心素養主要表現的支撐性目標。其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共同支撐起一條教學實施路徑。
上面這幅圖直觀顯示這個目標體系的層次、結構及相互連接關系。孫曉天、張丹教授主編的書中是這樣解釋的。
用箭頭標出的具體運行過程大體是這樣:
從以真實世界中的真實問題為基礎創設的情境出發,
沿著由“發現、提出、分析、解決問題”支撐起來的教學路徑,逐步前行;
在發現知識和收獲技能的同時,積淀一些超越具體知識、技能,更具一般性的想法(基本思想)和體驗(基本活動經驗);
這些想法和體驗經過持續的積累和提煉,以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動經驗為標志,與核心素養的主要表現融為一體,并共同指向“三會”。
從上面分析可以看到,如果“三會”和之前的“四基”“四能”有這樣的聯系,那么對于研讀新課標就會更容易。可見,基于核心素養的課程目標體系就是一個基于核心素養的數學教學目標體系。
這樣教師手中的教材是一節一節形式編排,沿著上面給的路徑,就能把一個個具體的內容和一節一節的課與“三會”聯系在一起。
雖然新課標中最新的提法是“三會”,其實數學活動、“四基”和核心素養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核心素養是一種類隱的心理品質,形成和發展核心素養的基本途徑是數學活動經驗的長期積累。
當然,如何將這些理念和目標落實,更多的是需要一線教師在具體的課堂中加以嘗試、思考和實踐。研讀課標,更多的是明確方向,發現變化,理清路徑,進而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