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問題,千古難解。每次跟人聊起,聽到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不要住一起了。
但普通人是大多數,我們總是免不了因各種機緣巧合需要和婆婆同住。
如果找不到合適的相處模式,或是心有不甘,糾結、委屈,傷害更多的還是自己。
不妨接納這件事。
任何事,只要你接受就不痛苦,不接受就痛苦。
羅曼·羅蘭說過“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就是認清了生活的真相后,還依然執著地熱愛它。”
婆媳之間也如此,格局大了,日子就順了。
?1、暫時的放下是為了更好的“離開”。
人生中最美好最易升職的幾年,被孩子困在家里的不應該只是母親。
時刻記得我們的目標是把小家經營得有聲有色,所以婆婆是來幫忙的,不要和她對著干,而是哄著婆婆干活,她開心,她帶孩子才會開心,對孩子才會更好。
?2、不要孩子的“專寵”。
生姐姐時,我不信任任何人,我害怕別人都做不好,但親力親為的結果是孩子只喜歡我只要我,這導致了我不敢生病,不能聚會,上班更是遙遙無期。
而且孩子需要很多人的愛,她也會有更有安全感,還能教會她高情商地面對。
?3、為婆媳關系傷害夫妻關系,不值得。
男人了解媳婦的委屈和別扭,也知道你的不滿和需求,可他只是個普通人,他享受媽媽的照顧,沒有改變母親的手段,更不想致自己于壓力更大更困難的境地。
一味地逼他,到最后他是會怪老婆的。我們真的沒必要為了和一個老女人爭輸贏,失去了心愛的人,太不值得。
?4、孩子的一生都很重要,不止3歲前。
養育一個孩子是18年,6570天,是一個連續長久的行為,各階段都很重要。
不要擔心孩子會不愛你。等他大一點,給他買他想要的玩具,帶他去見沒見過的風景,體驗不同的樂趣和生活方式,比只是抱抱他陪著他精彩多了。
?5、自己比任何人都更重要。
孩子有他的人生,你對他的影響只是其一,而你的人生卻是全部,姐妹們,我們需要放下那么一點點完美的心,留一點余地追求自我的實現和價值。
那個閃閃發光,獨立又自由的靈魂也是孩子優秀的榜樣。
?6、不要凡事追求細節。
潔癖、完美主義、標準答案是一位母親必須要戒掉的事情。因為,在養育這條路上沒有絕對正確的決定。
太干凈抵御病毒的能力會下降,太完美面對沖突的反應會變慢…
一個家里,和諧的氣氛比物質滿足重要,養育者情緒穩定比事情完美重要,孩子的自理能力比干凈重要,愛比科學育兒重要…
所以,做個差不多的媽媽就OK啦。
婆婆能達到及格分,就是很不錯的。
放下執念,事情反而會朝著好的方向發展。
說到底,人活著就是一個心態。最美的生活,不是擁有得多,而是每一個普通且平凡的日子,都歡喜積極地去過。
柴米油鹽醬醋茶,一半煙火,一半詩意。
伴侶公婆孩子還有我,健康第一,接納第二。
如此這樣,就能把平淡瑣碎的日子,打理成喜歡的樣子。
將苦難嚼的有滋有味,活色生香,精彩無比。
家和則萬事興,與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