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也用過科大訊飛的火星認知大模型,但是不盡如人意,甚至一度覺得國內的AI模型沒有能打的。
結果使用了Kimi后,出乎意料的驚喜,不僅使用方便,軟件APP占手機內存也不大,還有小程序和網頁版,非常人性化。
月之暗面的創始人是一個90后,果然90后已經開始席卷人工智能領域了。
建議所有有緣看到的人,都去試用一下Kimi。
果然,人還是要多學習,多接觸新事物,保持更新自己的認知和能力。
用Kimi協助辦公,真的是太爽了,甚至百度搜索都可能被拍死在沙灘上。
于是我用kimi分析了一下自己的公眾號,因為公眾號最近的數據一直很差,我也有些懷疑自己是不是寫得太爛了。
看到微信本身推薦的一些高閱讀量的爆文,說實話,文章質量真不怎么樣,可能是微信后臺算法的原因吧。
既然數據沒有正反饋,那就給Ai看看吧,畢竟Ai不摻雜個人情感,不會因為顧慮我的感受而說虛假安慰的話。
真誠是必殺技,實話永遠是最有效、最有益的。
結果,給Kimi看過之后,反而治好了我的數據焦慮,得到了正反饋,這樣又能夠繼續堅持了。
首先我打開Kimi聊天窗口,扔了最近一篇文章的鏈接進去,然后開始了以下的對話。
接下來我又扔了最近幾篇文章的鏈接進去,看一下多條信息的處理情況。
接下來我就又問了下,這個公眾號的目標人群劃分是怎么樣的。
通篇詢問下來,公眾號文章是有價值的,之所以沒有閱讀量,大概率是因為內容不夠垂直,領域不夠專注,標題取得不好。
果然,在這個流量時代要學會抓眼球。
但即便這樣,也已經足夠了,做一件事情,首先是要對自己有意義,既然人工智能都覺得有價值,也算是很客觀的正反饋了,所以,接下來依然還是會把這個事情堅持做下去。
所以,很多時候,沒有人關注并不是你自己做得不好,只是運氣沒有降臨到你身上。
更何況,與大多數人格格不入,并不能說明你沒價值。人要學會發現自己的長處和優點,不需要刻意討好和迎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