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來寫初稿?
AI輔助寫文,很多朋友都有這個問題:初稿誰來寫?AI先寫還是自己先寫?
我目前的做法是:個人經歷類自己先寫,干貨類文章則讓AI寫初稿。
1、個人經歷類
要是寫講述個人經歷的內容,就自己先寫初稿。用阿貓的「口語寫作」豆包智能體,語音寫作,速度非常快。
寫完后交給AI修改潤色、適當拔高一下,這篇有過程:都說DeepSeek好用,我卻愛上了豆包的「口語寫作」智能體~~
別小看這些生活記錄,可都是將來寫正式文章的寶貴素材!
2、干貨類
寫干貨類文章,我會先讓AI寫初稿,之后我再進行潤色、修改。
比如寫“新的一年,用這7件事,重塑自己”這篇時,我先是找了一篇范文“新的一年,做好7件小事,更新自己”,扔給AI,讓它分析這篇文章的寫作特點。
先用最近大熱的DeepSeek,但一輪對話下來就遭遇“服務器繁忙”,于是還是找 Kimi。
給了鏈接,分析寫作特點之后,又要求它: 再幫我列舉7件事,用來在新的一年更新自己。
第一次給出的回答,我不太滿意,就重新讓它生成了一次。
接著,讓 Kimi 照著我列出的7件事,并參考范文的寫作特點,生成一篇公眾號文章。
看了感覺還不錯!于是,我把文字復制到公眾號后臺,在編輯的時候,又調整一些具體說法和措辭,讓文章表述更貼近我個人情況和寫作風格。
寫干貨文章這種情況,等于有了選題,讓AI列出框架,寫出底稿。
有了底稿,后續自己再修改,比從零開始寫,輕松多了!
(說起來,我以前就挺擅長做這類事,感覺自己是個編輯的料子,沒想到AI的出現,真的幫我實現了這個夢想!哈哈……)
??善用DeepSeek深度思考能力
不得不贊,DeepSeek的深度思考能力確實牛!
上次“服務器繁忙”時,我用“再不回答,我就去問豆包了”調侃,它的回應太機智了!(見這篇:笑S!看DeepSeek這滿滿的求生欲~~)
關鍵是,它對于文章寫作風格的第二次分析,確實夠深入。如圖:
7件事,都給追溯到西方的馬斯洛需求理論、中式哲學的修身齊家了,厲害~~
我也是按照這個思路,定下我那篇文章的7件事的。
??沒思路時,讓AI幫忙找選題
那天,小群里有個朋友在發愁:這周好不容易完成了更新兩篇的KPI,下周都不知道寫啥了。
其實他的公眾號內容很垂直,這種情況很簡單,限定了領域,直接讓AI給出一些選題即可。
比如,可以這樣問AI:
你是一位資深的自媒體博主,請為我生成 10 個關于【某領域】的反直覺選題。這些選題應該打破常規認知,讓讀者產生好奇心,迫不及待地點開閱讀。
下圖,是我讓DeepSeek生成10個時間管理選題的部分截圖:
都是很棒的選題吧?
所以,當你不知道寫什么、怎么寫的時候,一定要記得召喚AI這個好幫手!
當然,再先進的AI,也只是輔助工具。在借勢AI的同時,也別忘修煉寫作基本功呀。
只有AI+人腦進行密切合作,才能產出真正高品質的文章。
很開心茫茫人海遇見你╭?~
新的一年,一起加油!如果你喜歡閱讀,對寫作、自媒體感興趣,可以加我微信交流更多AI使用和寫作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