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歡迎來到 Johnna說
我是Xiao另
今天是2021.1.30
歡迎收閱Xiao另的讀書筆記
建議帶著舒緩音樂聽,效果更好噢…
2021年開讀的第一本書—《認知覺醒》,也是1月份每天慢慢讀一節的書籍,感謝星星姐推薦。周嶺說:人有兩次生命,一次是出生,一次是覺醒。
在適當的時候,迷迷糊糊“睜開了眼睛”開始看世界,離不開一些貴人的指導以及各位群友的快樂伴我同行。
??
??焦慮的根源。摘錄:焦慮的原因就兩條:想同時做很多事,又想立即看到效果。
王小波說:人的一切痛苦,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焦慮的本質也契合這一觀點:自己的欲望大于能力,又極度缺乏耐心。焦慮就是因為欲望與能力之間差距過大。
那覺醒的辦法是什么呢?
了解和深究焦慮本身(根源),再去想辦法克服它,比如說:找一件熱愛的事情;
規劃夠得到的目標;
保持耐心去提升自身;
立即行動,行動大于一切。
別想太多,去做就是了。
??
??重新認識你自己!人有三重大腦:理智腦、情緒腦、本能腦
理智腦(人):源于靈長動物時代,主管認知;??
??關于元認知能力。·元認知能力可以被重新定義為:自我審視、主動控制,防止被潛意識左右的能力。
·每當遇到需要選擇的情況時,我們要是能先停留幾秒思考一下,就有可能激活自己的理智腦,啟用元認知來審視當前的思維,然后做出不一樣的選擇。
想法:我感覺以前的情緒自控力有點弱,一觸碰到淚腺就特別容易掉眼淚。每次觸碰到這點就會試著轉移情緒力。??
??關于“元時間”。
概念:一天中權重大的時間或者所有面臨選擇的時間節點。
·元認知能力強的一個突出表現是:對模糊零容忍。
·自己行動力弱的時候,腦子里對未來的具體行動肯定是模糊不清的。
想法:我們每天都在做選擇,從早晨起床到晚上睡覺。天氣冷了,選擇要不要再賴會兒床,中午吃飯,選擇要吃什么,晚上是學習呢還是刷個視頻!
我們的大腦總是會幫我們選擇“最舒服”的方式。然而知道“娛樂至死”,但還是選擇“及時行樂”,過后還是懊悔不當初。
其實這時候“元時間”起到了作用,面對選擇要“想清楚”,不但要想清楚,更要在第一時間審視第一反應,同時還要有清晰明確的主張。
高爾基曾經說:每一次克制自己,就意味著比以前更強大。克制是反人性的,所以才要迎難而上。
??
關鍵詞:模糊/潛意識
模糊:泛指一切人生中不明確的問題或者對自我認知(思維)上的不清晰(自我認為)。
書中講到如何克服?
學習知識,消除認知模糊;
拆解煩惱,消除情緒模糊;
里清外明,消除行動模糊;
想法:很多時候,我們行動力不足,常常歸因于意志力不夠堅定,大腦接收來自“自我懶惰”強烈暗示。
往往真正原因是“選擇模糊”。“選擇模糊”,就是我們在面對眾多可能性時無法做出清晰、明確的選擇。對自我的認識以及很多不確定的因素,進而選擇退讓。
選擇模糊就是一種不確定性,而人類面對不確定性時會不自覺逃避。大腦自動選擇“享樂模式、安逸模式”,這種模式類似溫水煮青蛙。作者簡介:90后小少女,自稱有顆無處安放的心。外人評價不接觸以為是個乖乖女,一旦變熟是個女神經。持續輸入閱讀,輸出寫作,是個不折不扣的文藝女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