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是這樣說的:“改變自己的是神,改變別人的是神經病”,但是大家總是有一個非常想做的事情,就是試圖去改變別人。
前些日子和妻子聊天,妻子就說女兒不喜歡吃蔬菜,讓我去和女兒談談,我也嘗試和女兒做了溝通,發現根本改變不了,她還是喜歡吃葷菜。
曾經嘗試只做蔬菜,她會選擇不吃或少吃,一個小孩你要改變她都很難,要想改變一個成年人那就是比登天還難。
每個人有自己的習慣,看待問題也會有自己的想法,如果你想改變別人,讓別人來順從你,到了最后才發現自己是那么的可笑。
在兩性關系里,總想著把對方改造成自己想要的樣子,這樣只會讓彼此之間的關系,感情越來越差,婚姻也就變得破裂。
那些和諧的婚姻都是雙方互相尊重對方的生活習慣,相互磨合,這樣的關系就會變得和諧,不需要改變對方什么,要改變的是自己。
不要試圖改變別人,學會尊重別人,如果別人想要為你改變,他自然會為你改變,別人不想要為你改變,哪怕你做得再多,他也不會為你改變。
一、不勉強他人
我的一個朋友大C,人各方面都很好,但有個非常不好的習慣,喜歡對別人進行說教,讓很多和他不熟悉的人反感他,他自己也很苦惱。
有一次喝了點酒聊起這個話題,我給他的勸告是“不勉強他人”,不要求他人改變什么,做好自己就行。
工作中的每個人都是成年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考,很多時候老是想要把別人改造成自己想要的樣子,或者是想要改變別人,都是自尋煩惱。
不勉強他人,我們只講事實,不去想對方的背后的動機,凡事都有客觀的標準,大家對事不對人,這是最好的處理問題的方式。
一味地要對方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事做人,其實這樣只會把對方推得越來越遠。對方會覺得你是故意為難他,既然你不可能接受全部的他,那么就不必要成為朋友。
你試圖改變別人,只會把彼此的關系弄得越來越糟糕,也容易得罪人,這個世界上并不是每個人都會理解人,你要的是做好自己就行。
二、尊重他人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有自己的想法,如何你不讓對方說出來,這也是對他人的不尊重,設身處地的想一想,換成是你自己你會怎么樣?
尊重他人,你可以問對方,他的需求是什么?如果說你問都沒有問,你就想要把對方改造成你想要改造成的樣子,那么你無疑就是強人所難。
前天在家里,她媽媽想讓她整理一下自己的房間,她不想整理,就讓她給一個理由,女兒想出來的理由是“整理了明天還會亂。”
我尊重了她的想法,但是告訴她:“今天她可以不掃地,明天爸比希望看到她的房間是干凈。”
第二天我和妻子都沒有提醒她,但吃過早餐,她就自己去整理自己的房間了,我等她搞好后,帶她出去吃了“肯德基”對她的表現進行了肯定。
對方根本就不愿意去做,對方也根本就不愿意去改變,而你卻偏偏的一味的強求著,結果就會很差,甚至變成了對立關系。
人與人之間是要彼此的尊重,你不想做這件事情,那我就不勉強,你愿意做你就做,你不愿意做,那你就不要做。
只要闡述出自己觀點,說出自己的想法,至于你做不做,那是你的意愿,至于你做不做,那是你的決定。
想要維系好一段關系,那么就不要去勉強,不要試圖去改變他,讓他做他自己,這就是最好的安排。
你尊重他,他也會尊重你,從而你們之間的關系會越來的越融洽,相互會變成尊重的關系,事情也會處理起來越來越順利。
三、順其自然
我認識的一對企業家夫妻,他們倆性格和習慣差異很大,丈夫喜歡給人講道理,與人相處也是理性為主;妻子喜歡實干認為道理解決不了任何問題,與人相處也是喜歡感情用事。
兩人的生活習慣更加是天差之別,一個人早睡,一個人晚上不睡,一個每天三餐,一個可以三天一餐,開始也是天天鬧,后來發現他們越來越默契,相互也變成理解和改變適應,企業也越做越好。
其實人與人之間相處舒服才是頂級相處方式,我有我的想法,你有你的見解,大家都坦誠的說出自己的意見。
和而不同,才應該是最終的目的,你有你的想法,我理解,我有我的想法,也希望得到你理解。
不強迫你和我非要統一,你有你的路,你有你的人生,你有你的想法,你完全可以做你自己。
彼此之間是相互成全,相互學習,關系的相處就很和諧,對于他人的意見給于肯定和及時回復,這也是建立好的關系關鍵,畢竟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觀點得到重視。
你會發現當你對他人的意見和看法表示出回應和肯定的時候,你的想法很多時候也能得到他的回應和關注。
不要試圖改變別人,這是一件極其愚蠢的事情,也是一件極其不理智的做法。
在你想改變別人的過程當中,得不到對方回應的時候,你會特別的心累和困惑,因為你總是在做一件不可能的事。
人最討厭的事情就是別人要來管自己,來給自己上課,就算對方知道你說的很對,但也不一定會認可。
何必呢?何必自尋煩惱呢?與其花時間改變別人,不如把時間花在自己身上,自己做出改變更重要。
改變自己,你會變成更好的自己,而你想要靠近的人,也會因為你的改變而被被你影響,愿意為你而改變,你就收獲了好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