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和人交往的時候,如果對方的人品不錯,而且混得也算比較好,那么你在他身上的付出,自然也能得到不錯的回報。
可要是遇到一個素質(zhì)比較低的人,你還不顧一切地付出,那么只會讓他占你的便宜,甚至還認為你是沙雕。
所以啊,李舟一直在說,很多人之所以感覺人際關(guān)系很差,有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試圖用一幅面孔來應(yīng)對所有人,這肯定是不行的。
在這個世上,每個人的性格,都是千差萬別的,必須要學會投其所好,用不同的方式來對待不同的人,那才有可能事半功倍,取得更好的效果。
1、不同的需求。
與人交流時,最無效的溝通,就是驢唇不對馬嘴,雙方根本就不在一個頻道上。
出現(xiàn)了這樣的情況,不管你說得有多么的賣力,也是不會有太好的效果。
那些情商高的人,我們稍微觀察一下,可能就會發(fā)現(xiàn),他們并不會剛開始就自己在那滔滔不絕的說,而是會盡量引導(dǎo)對方多說。
為什么這么做啊?
就是想在這個過程中,發(fā)現(xiàn)對方的需求,然后再想方設(shè)法地去滿足。
就像網(wǎng)上流傳的段子,男人好色,女人愛美,老人要健康,小孩想變聰明,這都是各自的潛在需求啊。
大多數(shù)女性,可能對減肥都非常的重視,如果你和她聊這個話題,那往往都會相談甚歡。
但如果你去和她聊國際形勢,就算對方嘴上不懟你,但心里肯定也會認為,你在浪費她的時間。
2、可以建議,不要命令。
在人際關(guān)系當中,說話占著很重要的分量,而在說話的時候,你說了什么樣的內(nèi)容,可能過段時間,大家都全部忘記了。
可你說話的語氣,傳遞出來的形象,卻會被人們給你打上標簽。
李舟看到很多人,最喜歡嘴上不饒人,就算沒理也是要去抬杠才行的。
在別人根本就沒有征求他的意見時,也要去出謀劃策一番,甚至還用命令的口吻指手畫腳,非要別人就得這樣去做,不然就是傻子。
其實啊,在這個世上,誰都不比誰傻多少。
即使再好的朋友,但如果你總是感覺比他牛逼,裝得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對方也是非常排斥的。
而真正的聰明人,在別人沒有向他尋求建議的時候,往往會閉口不談。
就算要給建議,也會非常的委婉,而不是像命令一樣。
原因很簡單,站著說話不腰疼是很容易的,但如果人家聽了你的建議,肯定會得到一個結(jié)果,如果結(jié)果不錯,那自然會皆大歡喜,但如果讓他付出了很大的代價,難道你會幫他承擔嗎?
所以啊,如果你不幫別人承擔后果,就不要去強求對方非要聽你的。
3、不必要的爭論。
小時候,不管是老師還是父母,都會告訴我們很多的道理。
在成長的過程中,每個人都會形成自己的三觀,以及看問題的角度。
正是由于每個人的認知,可能都會千差萬別,所以才讓這個世界豐富多彩。
特別是成年人,如果你想要去說服他,那只能是癡心妄想。
不信可以回憶一下,自己與家人相處的過程中,即使關(guān)系這樣近,但你想要去改變對方,最后得償所愿了嗎?
俗話說得好啊,不到黃河不死心,不見棺材不落淚,沒有人能夠被你說服。
想要改變對方,只能是他自己吃過虧以后才行呀。
有句話叫真理越辯越明,但這只是理論上的,在現(xiàn)實生活中根本行不通。
因為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才是掌握真理的一方,認為自己才是對的,憑什么要顯得自己無能,來聽你的呢?
在這種情況下,爭論得越厲害,往往會讓剛開始的爭論事情,變成互相的人身攻擊。
其實,可以好好想一想,就算你爭贏了,把對方反駁得啞口無言,又能給你帶來什么呢?
可能當時在內(nèi)心爽個3秒鐘,但卻為自己樹立了一個敵人,這不是非常愚蠢的行為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