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6月15日 星期日
生活中,有風,有雨,別忘了也有陽光。
1
昨天和隊友感慨大兒在家十一天,咱倆也沒和他爭吵,結果早上實現了。
我剛做好早飯,擺上桌,大兒給我說要帶手機去學校,因為收快遞,我說不行。
大兒說,到學校反正交給老師。
我說,也行第一天交上,等看看快遞信息再去要。
大兒不愿意。
我說,那別帶了。在家十天你不買,走之前才買,而且可以寫我的名字,到了也給你送。
大兒和我說,對學習沒影響。
我說我不考慮這個影響,不準帶就不準,這是規定。
大兒還是說沒影響,還說我就知道遵守規定。
我說這是底線。你上次偷帶了兩周,我沒管。后來又拿去學校說拿快遞我也同意了,也說了下不為例。不能一次次挑戰別人底線吧。
婆婆走出來,說吃飯你說他干嘛?
永遠這樣,我說孩子時不管什么原因只會讓我別訓他。
2
有人幫腔,大兒聲音更大,更有理。
我也生氣,火騰騰的就來了,這一年我都很少生這么大氣。
我和大兒說,兩年了你在學校偷有手機,我都裝不知道,這沒收了又開始想家里的手機。還問我,我不同意也不只是因為學校的規定。買東西完全可以我幫你收快遞。
大兒說我那次趁收快遞看他手機了。
是,我承認就幾分鐘扒拉了幾下,也道歉了。后來在沒碰過,你應該知道。
他知道我就那一次,但他更知道帶手機去理虧所以抓著這事不放。學校有手機也是一年之前了,怪我還翻出來。
我說我那次看你手機也是很久之前了,為什么你也翻出來,不放心收件人可以寫我的名字,收到送過去。
上高中兩年什么表現自己也清楚,不管零花錢額度還是買其他東西,我都一次次答應,越答應多了反而要求越多。
吵完,我倆各回屋。
3
婆婆繼續加火,當然是說我。隊友說婆婆你不知道怎么回事別管。
婆婆會聽嗎?當然不會,就按自己想的繼續管。
我在屋里就聽著婆婆去當好人了,偷偷去給大兒錢。
我心里特別氣憤:婆婆很有錢嗎?每個月就三百元,那點兒存款也都是我們給攢下的。
我出來和她說,你什么時候給錢不行?能不能不要每次這樣,小時就這樣,每次都不讓我訓孩子,完全不管什么原因。
我心里還憋著一句話: 從來沒說過一句別和媽媽頂嘴的話。
說完我真是特別生氣,十幾年前的一幕幕都涌上心頭。
4
大兒才兩歲婆婆就讓孩子吃雪糕,當時孩子小也沒那么認,我一直擋著。婆婆就讓他在樓下偷吃完上來,還教孩子不要告訴媽媽。
才兩歲的孩子怎么會撒謊呢?上樓就告訴我又偷吃雪糕了。
我說別以后別買了,理由是,別人孩子都吃。
太多類似的事,不該吃肯定是媽媽不讓吃,為什么不和孩子說肚子不舒服呢,孩子做錯事,我管教時也是說我。
我和她說過多次,你可以背后說,別每次都當著孩子做好人。
住這里那么多年,我最煩的就是教育孩子時他們護著的作法。
我對她差嗎,自問問心無愧。
當時條件不好,我們裸婚什么也沒給,但她來了愛吃什么我都買什么,我不愛逛街,也陪她去買衣服,一件件試穿,我自己對自己都沒這個耐心。
想想后來為什么隔閡了?不是一件事而且好多小事累積的。
5
最初我不會做面食,又愛吃水餃,我說想吃時她嫌麻煩。但隊友說喜歡第二天準能吃到。
我和隊友都上班,我回來家務都是我的,讓隊友洗洗自己衣服,婆婆說那三個哥哥也不愛干家務活,我說我也不愛干啊,不是也得干嗎?
我以為她就這種家務活必須女人做的思想,但是也經常和我嫌公公不做家務。
我想培養大兒做家務,公婆不在這兒時,七八歲的大兒習慣了吃完飯去刷碗,他們來住的日子,都改了,搶著去刷,我又不好意思讓他們刷,結果最后干的還是我。
各種雙標行為,對我教育孩子時一次次摻和,讓我心里很不舒服,隔閡也產生了。
6
這幾年公婆來的少了,公公去世后母親在這里看二寶,人多住不開婆婆很少來。
我覺得我放下了,覺得人老了也很可憐,特別是看她輪住,嫂子吐槽她各種不聽勸,很執拗時,我心里也會想起也覺得都過去了。
回家時隊友想不到的我都想到,她想要一個智能機,所有人都說她不會用,也是我堅持給她買的,事事為她著想。
我暈車,每個月隊友回家只要我沒重要事,都盡量帶二寶陪著回去,就為了讓她看看孫子。
隊友說他媽媽是一個好人,我曾經反駁我不是好人嗎?你不是好人嗎?
好人不代表做的事都對,也不代表每個人都喜歡她。
一個大好的周末卻從吵架開始的,哎,與其說生兒子氣不如說生婆婆的氣。
但我不再和年輕時一樣生悶氣了,也不想讓別人錯誤懲罰自己。
一番風雨,早餐是吃不下去的,先洗衣服,再吃早餐,然后做午飯,大兒中午就得返校,還是按計劃做他愛吃的茄盒。
誰家的日子都是一地雞毛吧!
感恩遇見,謝謝閱讀,祝事事順心如意
一枚80后,梳理自己,感悟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