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呀,我是言柒,一個不太安分的打工人。
常常聽別人說,“中年人的崩潰,是從缺錢開始的;老年人的心碎,是從伸手要錢開始的。”
其實,他們的崩潰和心碎,從年輕時候開始就已注定。
存錢和不存錢的人,過的是完全不同的人生。
畢竟生活中80%的困難都可以用錢來解決,而剩下的20%,則可以靠錢來緩解。
之前看《去有風的地方》,很多人羨慕主角可以任性拋開工作去旅行,卻做不來她那種說走就走的灑脫,歸根結(jié)底不就是錢沒到位嗎?
當然很多人會說,我也知道存錢很重要啊,但我就是存不下錢,怎么辦呢?
今天就跟大家聊一聊,如何通過生活中的一些小習慣,讓自己有效存錢~
所有無計劃的消費,都會導致我們的財務變得不可控。
尤其是我們現(xiàn)在網(wǎng)上支付這么方便,常常是指紋一按,一秒鐘都不到,錢就花出去了。
在這種情況下,想要有效控制消費,分類制定預算很重要。
一般我的習慣是利用支付寶的小荷包,里面可以設置不同的賬戶,專款專用,把三餐、交通、購物等全部分開來。
而且支持定期轉(zhuǎn)入,第一次花點時間設置好,后面發(fā)完工資就能自動分配了。
千萬不要想著等到月底花剩下多少再來存錢!
正確的存錢順序應該是收入--儲蓄--支出。
給自己設置一個單獨的儲蓄賬戶,將它跟其他日常消費的賬戶分開來。
然后根據(jù)上個月的開銷情況,制定本月預算,剩下的錢第一時間轉(zhuǎn)入儲蓄賬戶中,非必要不去動用。
與此同時,我們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風險偏好,選擇合適的理財產(chǎn)品,來獲取更高的利息,但要注意規(guī)避風險。
想想看,你上一周花得一筆最小的錢,是在什么時候、什么地點、什么情況下花的?
是不是一點印象都沒有了呢?
連錢都花得稀里糊涂,又怎么確保自己沒花冤枉錢呢?
為了避免這種現(xiàn)象,建議養(yǎng)成記賬的習慣,把日常生活中的每一筆支出,都詳細記錄下來,包括花了多少錢,買了什么等等。
不要覺得麻煩,現(xiàn)在手機上各種記賬App、小程序,隨時點開就能用,還會自動幫你分類統(tǒng)計,花不了多長時間的。
然后我們要定期復盤,審查自己的生活習慣和消費行為,找出其中的浪費和冗余部分,從而節(jié)省開支。
例如,外出就餐的開銷比較多,就可以適當減少一些不必要的,自己在家做飯;購物花費較多,就可以減少購買不必要的東西......
存錢從來就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過程中要克服很多的欲望和誘惑。
如果我們有一個明確的存錢目標,就不容易迷失方向。
想想看,你有錢之后,最想實現(xiàn)的一個愿望是什么?為了這個愿望,需要存多少錢?
收集一切跟夢想相關(guān)的東西,例如想去法國旅行,就收集跟法國相關(guān)的一切,制作成一本“夢想相冊”,每天看一遍,不斷提醒自己存錢的重要性,同時提高自己的存錢動力。
同時,學會拆解目標,例如想要存下10w,可以拆成10個1w,先達到一個小目標再往下走,這樣就不會因為目標太遙不可及而擺爛了~
在我看來,存款不是生活的保障,更能夠為人們創(chuàng)造更多機會和選擇。
有足夠的存款,可以讓我們面對突發(fā)事件時更加從容應對,也能夠在遇到自己想做的事情時,有足夠的資金作為支撐。
而且,擁有一定的存款還能帶來心理上的安全和滿足感,讓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享受到更多財務自由和獨立性。
存錢,存的是一份對生活的底氣和從容,手里有錢,才是成年人最大的體面。
不管你現(xiàn)在是18歲、28歲還是38歲,如果你身上沒有一筆讓你有安全感的存款,強烈建議你從現(xiàn)在開始制定自己的存錢計劃,并嚴格實行!
在這個物欲橫流、消費主義盛行的社會里,認真存錢的人,真的很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