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群人,是這個時代最需要「燃」的一群人,他們是「創業者」,因為「創業之艱,無需多言」。
這是一部由經緯中國出品、36氪戰略合作的紀錄片電影《燃點》,記錄創業者最真實的創業歷程,也試圖尋找創業者最初的「燃點」,并展現給大家。入鏡的創業者包括羅永浩、唐巖、戴威、張穎,也包括了Papi、馬薇薇、金星。他們站在一起,就是當下中國創業史的最好記錄。
36氪在轉型新商業媒體前,一直有一句流傳很遠的slogan:為創業者提供最好的產品和服務。而這次,我們希望《燃點》幫更多的創業者「燃起來」!
以下是《燃點》的開機序言,36氪作為戰略合作誠摯推薦:
我們《燃點》見
—— 創業紀錄片電影《燃點》開機序言
在今天的中國,如果有什么人生契機可以點燃一代人的激情,可以讓青年精英對自身和未來保有希望,那只能是創業。
40年前的高考實現了市場經濟下最早的人才選拔,40年后,在一個愈加成熟的商業中國,創業者如走上搏擊臺,實現了以弱勝強的創富神話。
創業讓這代中國人的商業靈感,達到了燃點。
2017年,45歲的羅永浩面對深圳的萬名觀眾,發布了自己創業后的第五款手機。他本身是個巨大的爭議,有人喜歡,有人反感;有人相信,有人懷疑。這個前英語教師,沖破了行業壁壘與技術阻隔,執著地向著目的地前行。他的支持者對他的關注與希望,超越了他們對自身生活的限定。曾經的中國創業者被稱為“個體戶”,往往還帶點蔑視,但近十年來,越來越多的創業者身上不僅承載了自己的事業,還通過互聯網承載了更多人的情感寄托。
“改變世界”或許是這種感情的愿景核心,而“創業速度”,則令圍觀者,甚至創業者本人驚嘆。
僅僅5年前的2012年,一批如今呼風喚雨的創業大公司,那時才剛剛成長。從這一年開始,人們看到了前所未有的創業速度:一家公司在五、六年的時間可以從有收入到有利潤再到上市,創業者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完成造夢。
陌陌的唐巖是最經常舉起的例子。他從湖南婁底的地質隊子弟,變成了美國上市公司的老板,這家公司先是靠拉近陌生人之間的距離,隨后又靠有別于其他平臺的直播方式,成為一家市值80億美金的上市公司。
到2017年,創業速度的領騎衫又被共享單車奪取了。一個叫戴威的北大畢業生,從白手起家到擁有一家估值過百億人民幣的公司,只花了3年時間。共享單車在硅谷被提及、被研究,風投機構認為這是真正源自中國的新模式,是硅谷公司應該學習的中國創新。
嶄露頭角的中國創新與創業速度的背后,是資本前所未有的推力。
2017年,一家叫經緯創投的投資機構將迎來自己成立十周年的紀念日。中國移動互聯網產業的場景里,“經緯系”占了半壁江山。這個從不安分守己的風險投資公司,已開始帶著創始人組團做極地探險,帶中國IT男去美國沙漠里體驗虛擬社會,做極致出行,做音樂節,經緯投資已經開始做許許多多不像投資機構“該做”的事情。
它的創始人張穎,是過去十年互聯網戰場上最具侵略性的投資家。他把“經緯系”變成了創業者的聯盟與真正的商學院,他和創業者亦師亦友,他用強烈的個人風格影響著經緯投資的創業企業與投資圈,讓“經緯系”不僅僅是一個江湖稱謂,更成為了分享榮光的共同體。
被互聯網深深改造的中國,已經開啟了一個仿若15世紀的大航海時代:一批年輕的中國人,正在用這一代的熱情與理想主義,澆鑄上一以貫之的實干精神,啟動了以創業為名的大冒險。
在醫美整形這個每一步發展都帶著質疑的行業里,新氧創始人金星一直承受著巨大的壓力。金星看準了目標客戶的商業價值,但他更想改變大部分人群對整形的看法,他想讓這個行業變得理直氣壯。對自然美的推崇與整容的倫理問題之間,一直有深深的對立,在對立中求生的金星,還在面臨著一部分創業者的終極命題:如何領航一個不成熟的行業,又能在前行的同時避開暗礁?
行業雖不同,困惑如出一轍。一個以自編自導的短視頻快速躥紅的中戲導演系女研究生已經有了千萬量級的粉絲,在他們眼中,她的名字叫“Papi”。
與她境遇相仿的還有從《奇葩說》走出的馬薇薇,她們有了屬于自己的粉絲,也最終成為了大IP。作為大眾娛樂明星的她們已經成功,但是作為創業者,她們還在各自尋找著更清晰的方向。在這一點上,這些紅到發紫的大IP,其實與一位草根創業者,并無本質差別。
我們認識一位草根創業者,他叫安傳東,自大學畢業,他就選擇了創業作為人生的道路。他相信在這個時代,自己的人生目標必將通過創業實現。他決然地埋首于前途未卜的創業之路,哪怕是缺乏一切,可是打破“缺乏一切”的壁壘,不正是創業題中應有之義嗎?
無論是執著的羅永浩、桀驁的唐巖,無論是北大畢業、意氣風發的戴威,在質疑中拼打的金星,持續探索的Papi與馬薇薇,或是草根出身、屢敗屢戰的安傳東,他們所有人在做的事,都是縱身躍出自己的舒適區,引燃自己的創造力,打破舊有常規,去推動社會前進,并先于所有人迎接未來。
“財富會改造一個人,如同繁榮會改變一個民族一樣。” 描述中國老一代創業者的鴻篇巨制《激蕩三十年》中,作者這樣評價。這本書記錄了1978年到2008年的創業者代表,那時他們的愿景是“改變自身命運”,而從2008年開始到2017年,越來越多的中國創業者的愿望成為“改變世界”。這種改變,與更早的創業冒險相比已經完全不同。
記錄這部正在發生的創業史,就是我們今天要做的事情。我們——出品Aha視頻的細藍線團隊——將用一部叫做《燃點》的紀錄片電影,記錄正在發生的創業歷史,用影像,做最簡單直接與不留情面的還原。
我們記錄時代,不負責臧否成敗,所以我們選取的不是“成功者”或“失敗者”,而是那些“強烈的人格”。包括了羅永浩、唐巖、戴威、張穎,也包括了Papi、馬薇薇、金星、安傳東。他們有的獲得了始料未及的成功,有的在資本的波動中品嘗著人生大起大落,有的在爆紅的社會話題節目中一手打造自己,他們或多或少,都是特立獨行的“強人”。
這一代創業者改變著一個個產業,也改變著這個中國。在人們每天都在點贊并忘記的時代,我們要做的是記錄下那些人和他們無法復刻的神采。
《燃點》的執行團隊中,影片總制作人關秀,是最早聚焦中國創業熱潮的真人秀節目《贏在中國》及其續作《我是創始人》的總導演。《贏在中國》關注了包括柳傳志、馬云、史玉柱在內的企業家,關秀是中國創業史的資深記錄者,她同時是備受好評的紀錄片電影《喜馬拉雅天梯》的出品人之一。影片監制雷建軍,是清華大學清影工作室創始人,他出品了現象級紀錄片電影《我在故宮修文物》。這是一支唯一證明過可以讓搬上大銀幕的紀錄片成績斐然的團隊。
在中國,大部分的劇情電影拍攝周期約為30天——《燃點》這部紀錄片的拍攝周期預計為120天。在“恐怖”的創業速度下,120天里將出現一家創業公司的危情時刻,也會有創始人的艱難決定。我們忠實地記錄他們經歷的現實,記錄他們,記錄發生在當下創業時代的最鮮活故事與最真實人生。
創業是令人心潮澎湃的契機,也為人生注滿了變數因子,時代因此而充滿唏噓或激越、惆悵或動人的時刻,那些時刻就是我們所有人的一個“燃點”。要抵達燃點,可能需要穿越煉獄,穿越深海,穿越“Hell or High Water”,雖萬千人,也赴湯蹈火。
記錄一個時代有一百種方式,其中五十種是浪漫的,十種是真實的,三種是得體的,但能夠最終閃耀的,通常只有一種——希望《燃點》知道,最后那一種是什么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