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里有兩個曼糯山,都在勐海縣,一個位于勐海縣的布朗山,茶園靠近緬甸;另一個是勐海縣北部勐往鄉的曼糯,勐往鄉距離勐海縣有100多公里,靠近瀾滄江流域,我們今天要介紹的就是勐往鄉的這個曼糯茶山。
大約在400年前,一群布朗族從瀾滄江遷徙而來,開始開墾荒地,種植茶園。布朗族古濮人的后裔,世人皆知"濮人種茶",在云南有布朗族生活的地方,就會有古茶園。
曼糯有大寨、中寨以及上寨三個寨子,其中大寨全部是布朗族居住,超過200戶人口,每家每戶都擁有屬于自己的茶園。中寨是漢族和拉祜族,上寨是漢族居住。三個寨子布朗族的人口較多,因此曼糯的古茶園基本是大寨的布朗族所有。
歷史上,曼糯是茶馬古道勐海——勐阿——勐往從糯扎渡過瀾滄江進思茅、普洱的必經之地,一度十分鼎盛。后來從勐海到瀾滄江的道路改去了別的地方,曼糯便漸漸冷清下來,這里的茶也漸漸被人遺忘。
茶葉不能成為養家糊口,布朗族人為了生存,將茶樹砍掉,種上糧食,古茶園大量減少。后來又有橡膠種植對茶園的破壞,古樹茶園被毀壞了3000多畝,如今只剩2000余畝。
即使如此,曼糯山在眾多古茶山中,古茶樹數量也是排在前列的。隨著普洱茶的興起,曼糯茶山再次進入人們的視線。這里的古樹茶以香著稱,被茶人們稱為“勐海第一香”。
曼糯位于勐海縣的最北端,隸屬于勐往鄉,地處普洱市瀾滄縣和思茅區交界處。它不連南糯山,不靠布朗山,也不接巴達山,它獨坐勐海縣北端,距勐海縣城100多公里;茶山海拔1300米,年降水量在1400毫米左右。因為臨近瀾滄江,空氣的濕潤度很高,山脈也主要以黃沙土構成,非常適合茶葉生長。
天然的地理環境優勢,使曼糯的茶香氣高揚純正,有獨特的蜜蘭香,別具一格。高香濃甜之感極有辨識度,湯水入口,苦感幾乎感受不到,茶湯飽滿厚實,茶香沉入湯中,香甜極具濃郁度。
其干茶外觀條索緊結,比較黑亮。湯水入口很甜,香氣濃郁,山野氣韻很強,滋味醇厚,苦澀中又帶有明顯的甜,回甘悠長,喉韻十足。(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