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人數據顯示,截止2023年我國患抑郁癥人數高達9500萬,18歲以下的抑郁癥患者占總人數的30.28%,超2800萬人。這些數據表明,心理健康問題應成為我們每個人都關注的課題。
轉眼已過“立冬”,寒冬已至,愈發寒冷的天氣,漸漸減少的外出活動,我們的身體代謝開始變慢,長時間待在特定的環境,大大增加了抑郁、失眠、雙向情感障礙發生的可能性;再加上學期末將至,沉重的學業負擔、面臨考試的壓力,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也成為我們要關注的重中之重。
嚴重的抑郁、焦慮等負面情緒,不僅會損傷我們的身體機能,使我們無法維持正常的工作和學習生活,甚至會產生自殺、輕生等極端想法;青春期是兒童發展到成人的重要轉折時期,此時的心理健康對于培養健全人格、自信品質,乃至人生目標的樹立都有著終生的影響。
相信不少家長都因為輔導作業而成了“河東獅吼”,結局往往是家長和娃都崩潰了,“兩敗俱傷”,拋開作業完成的質量不說,更嚴重的后果是孩子產生了“厭學”情緒,家長們真的不能掉以輕心。
中國心理學學會會員、陜西省心理咨詢師協會副會長、正康心理首席心理咨詢師王舟所院長表示,很多家長往往只看到了厭學的表象,只覺得孩子學習不用功、心不在焉,甚至一味的責怪孩子,結果得不償失。其實孩子厭學的本質是對自我的一種保護,比如強迫一個根本就不喜歡唱歌的人去唱標準的美聲,那豈不是難于上青天,只要肯開口唱就不錯了,更別說要拿到“優秀”。孩子不喜歡學習,父母、老師如果不知緣由的盲目施加“砝碼”,長期高壓狀態下的孩子就會情緒崩潰,對學習產生抵觸情緒,從而“厭學”。
所以,如果找不到最根本的原因,外界施加再大的壓力都無濟于事,甚至對于孩子的心理成長更是“火上澆油”,因此,家長們一定要放棄自己“打壓式”的教育。王院長建議,這時候一定要及時、積極的尋求心理咨詢師的幫助,借助專業的心理導引療法,重組孩子的神經回路,讓神經元發生逆轉,使孩子能夠發自內心的愛上學習,重新產生學習的動力,從根本上扭轉“厭學”。
被心理學界稱之為“心理手術”的“心理導引療法”是正康心理創始人王舟所院長基于二十余年、26000多小時的心理咨詢經驗,總結出的一套嚴謹獨特、科學有效的本土化咨詢方法,已成功幫助12000多個來訪者解除疾痛。心理導引療法致力于喚醒孩子的心理精神系統,通過適當的刺激,誘發孩子的感覺系統,解決情緒的問題,從而引起態度的轉變,最終刺激行為改變,幫助孩子實現身心統一,達到軀體化的目的。
正康心理經過二十余年行業深耕,集心理咨詢、青少年心理訓練、心理咨詢師培訓為一體,為無數家庭帶去希望,為無數致力于心理健康事業發展的朋友保駕護航。
術業有專攻,如果借助專業的心理療法,能幫助那些曾經處于黑暗邊緣、甚至一度想要結束自己生命的朋友重新燃起對生活的熱情,那我想,這就是心理學存在的意義,也是正康心理存在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