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是知識的載體,不熟悉教材就沒辦法形成知識網絡體系。基礎知識就不能準確、完整把握。由于新教材打亂了以往生物學科的知識體系,按照《考試說明》中的知識體系,在復習順序上應注意做適當調整,使學生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采用“抓課本、準確記,找聯系、建體系,精選題,練能力”提高復習效率。
在有限的時間內,如果集中精力把課本上最基本的內容弄清弄活,則可以把握高考中百分之六十的基礎題,對于生物成績中等的學生,可以多做點典型題例,在做題的過程中,可以查漏補缺,盡快發現自己哪些知識點的掌握還不到位,有針對性地看書,同時用心體會解題的思路,以提高能力;高分數段的學生,建議不時的翻翻書,不致使知識遺忘,對把握不太好的題型和如何將答案做的更完美、更接近正確答案上下些功夫,同時可以對考試說明多加分析、關注社會熱點問題,爭取得高分。
3、理清主次,有的放矢
因為時間有限,所以能抓的抓,該放的就放,能在短期內見效的可以選擇重點突破,比如記憶見長的學生可以先放下令你頭疼的遺傳概率問題,多記點基礎知識。題要做的精,不在于多。如果趕著多做題,反而失去了思考的時間。離高考的時間非常近,這就需要大家讓學生把做過的或者老師曾經在學校考過的試卷再認真瀏覽一遍。這樣一來可以把主干知識通過試卷串聯起來,這是沖刺復習的方法之一。
4、重視實驗復習,提高實驗能力
從高考理綜試題看,每年都涉及到實驗題目,并且所占分值較高。復習時首先要對課本中常規實驗(驗證實驗、探究實驗、定性和定量實驗、模擬實驗)和研究性課題進行實驗原理、實驗程序、實驗現象及結論的分析和歸納,要弄懂實驗的基本原理、設計原則(單一交量原則、等量性原則,定性原則、可重復性原則)和實驗方法,掌握一個完整實驗方案:包括確定實驗課題,提出實驗原理和假設,設計實驗步驟,作出實驗的預期,觀察和獲得實驗數據,實驗結果分析得出相應結論。其次要重視課本中有關科學家的實驗(如酶的發現過程,生長素發現過程有關實驗,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遺傳定律的發現過程等)和現代生物實驗技術常用的方法。如同位素示蹤法,物質分離技術等)進一步了解科學家研究的方法和設計實驗的思路,學會科學的研究方法。
2 綜合訓練,查找錯誤。
在最后的沖刺階段,要精選模擬試卷,做好學生考前適應性訓練,要針對學生頻頻出現的錯誤認真細致地講評好每一次模擬試卷,使學生從中得到收獲。學生要認真對待每一次的模擬考試,養成良好的審題、答題習慣,要學會分析、讀懂題意,判斷題中所考的知識點和關鍵詞語的思維習慣;最后要提醒考生,復習過程中要經常做到三個反思:一是要經常對照《考試說明》,熟悉考試要求。二是要對照教科書,認真反思對教材的知識脈絡及主干知識把握的程度,查缺補漏,強化記憶,融會貫通地掌握重點、關鍵點及知識的聯系點,回眸教材,繪制出心中的知識網絡圖。三是對照檢測試卷分析錯誤原因,強化訓練。
總之,高考生物復習中正確處理好知識與能力的關系,基礎與綜合的關系,主干知識與非主干知識的關系,必修與選修的關系,扎實打好基礎,沉著冷靜地面對每一次適應性訓練,在高考中會取得理想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