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死因和免疫系統受損有直接關系(教材P36曲線圖 ):
(一)特異性免疫的物質基礎
1.免疫器官:中樞淋巴器官(骨髓、胸腺)、周圍淋巴器官(脾、扁桃體和淋巴結等)
2.免疫細胞:吞噬細胞(非特異性)、淋巴細胞(T細胞、B細胞)等。
(各自內環境?各自作用?淋巴細胞的來源和成熟場所?)
3.免疫分子:抗體、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各自來源和作用?)
(二)特異性免疫的作用方式
1.體液免疫:抗體介導
病原體或異物→吞噬細胞→→抗原→T細胞→淋巴因子→(B細胞→漿細胞)→抗體
(胞外抗原)
提示:
細胞外抗原經吞噬細胞等APC內吞加工后,與MHC—II分子結合,并暴露在吞噬細胞表面;
T細胞不具有呈遞抗原功能;
B細胞受抗原和淋巴因子的雙重信號刺激。
2.細胞免疫:T細胞介導
病毒或胞內寄生菌→宿主細胞→→抗原→(T細胞→效應T細胞)→細胞毒素
提示:
細胞內抗原經加工處理后與MHC—I分子結合,并暴露在宿主細胞(靶細胞)細胞膜表面。
總結:
(吞噬細胞攝取)加工呈遞識別
抗原→→→→→→→→→→T、B淋巴細胞→→→→→→效應T、B細胞和記憶細胞→淋巴因子、抗體
討論:
a.甲型H1N1流感爆發后,各國紛紛研發相關疫苗。描述甲流病毒入侵人體后免疫調節的簡要過程;以甲流病毒首次感染后的時間為橫坐標,以血液中的抗體濃度為縱坐標,繪制曲線表示初次免疫和二次免疫;概述接種疫苗進行免疫預防的原理。
b.無胸腺對小鼠的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有何影響?同等條件下,對無胸腺“裸鼠”和正常鼠進行皮膚移植,哪個較易成功?腫瘤免疫、移植免疫中的排異反應主要是哪種免疫方式在起作用?
c.通過舉例分析感染性疾病(AIDS)、惡性腫瘤(淋巴癌)與免疫缺陷(免疫防衛、監控功能低下)的關系,設想免疫缺陷病的療法并陳述理由(抗菌和抗病毒治療、放化療后進行骨髓移植、基因治療等)。解釋自身免疫和過敏反應出現的原因(免疫防衛功能過強)。
d.再各舉一個神經、激素和免疫失調癥,并運用所學知識進行解釋,想想如何做好自我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