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點瘋了一般,兩天時間,最終在這個失眠的夜晚全部讀完了。看來沒辦法像韓寒在序言中寫的那樣:“我希望自己讀得更久一些。”不過,也許他可能看得比我還快吧?誰知道呢?
書名叫《皮囊》,寫的是家與故鄉,以及作者一路走來一些人和事的記錄,以及經歷這些人和事之后的感悟。作者比我大兩歲,他取得的成就比我高出許多許多。但透過這本書,我卻依然可以找到我們之間觀念和思想相吻合的地方。
故鄉的一草一木,家中的父母親人,一路成長的同學伙伴,其實,所有關系都不是永恒,我們都只是結伴而行,走過或長或短的那么一段旅程。緣來了,我們相遇;緣盡了,我們分開。城市會變,父母會老,同學伙伴更是來了去了,那我們最終還會留下什么?是記憶吧,一草一木,一人一事,多少會留在我們的記憶里,而這些記憶構成我這個人。因為我們無法讓旅途停下來,所有記憶才會顯得這樣重要而珍貴。因為這才是我之所以是我的最直接體現啊。
前日,帶著父母女兒,一同探訪兒時生活過的地方。之前,當我在一片完全陌生的環境中找到那僅存的最后幾間老舊平房時,我真的忍不住要流下眼淚。是這里,我魂牽夢縈許多年的這里,兒時將要模糊記憶。因為這幾間老房子又重新鮮活了起來,父母同樣感觸良多。三十年對時間而言只是一瞬,對我們而言,卻是半輩子就這么過去了。回訪故里,不是為了感嘆,而是證明那些記憶并不是來源于虛幻。而對父母而言,那不也是他們的風華正茂、青春年少嗎?
人生是短暫的,但是記憶卻讓我可以多在這個世上停留一段時間,證明我曾經來過。一部美國卡通電影中說人會死亡一次,然而靈魂會在地獄繼續存在,直到所有記得他的人都死了,他的靈魂不會消失——而這次,是真正的、徹底的消失了。
前段時間,和父親聊起看書,他說做筆記的一個很好的辦法是把目錄記下來,日后看到目錄便能大致回憶起書的內容。看完這本書,興許是我真正說得應當記錄目錄的那一本吧。為這本書,為父親,當然,也是為我自己。
皮囊
母親的房子
殘疾
重癥病房的圣誕節
我們神明朋友
張美麗
阿小和阿小
天才文展
厚樸
海是藏不住的
愿每個城市都不被閹割
我們始終要回答問題
回家
火車伊要開往叨位
后記:我想看見每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