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總結資料(初入行者學習資料)
建筑工程涉及的單位
一、建設單位(負責投資,通常稱呼為甲方、業主)
二、勘察單位(負責勘察擬建地塊的地質情況,通過鉆孔的方式取地下土質情況的樣品進行分析,確認哪個土質層的承載力最大以及具體數據,為設計單位對房屋的基礎設計提供依據)三、設計單位(根據建設單位的需要/意圖,結合國家和地區的相關設計規范設計施工圖紙,為施工單位的施工提供施工圖和施工依據)
四、施工單位(負責建筑施工)
五、監理單位(負責建筑施工過程中的質量、安全、成本、進度的監督,四要點的重要的排在前)
六、當地建設局(負責審批及發放工程的施工許可證,并對工程施工過程中的質量及安全要點進行控制和驗收)。
工程項目具體的操作順序:
1、 建設單位向主管部門(一般為發改委)申請項目立項,因投資
什么項目需要多少土地(在自有土地上擴建還是需要新征土地)、建造多少面積的廠房、投資一些什么設備、總計投資多少資金、項目的產出情況、預期的贏利目標等。項目立項批準后就可以聯系設計單位進行初始設計(新征土地需要取得國土局的臨時土地證)
2、 設計單位根據現有土地的地形情況設計總平面布置圖,廠房的
布置及廠房內的功能布置根據建設單位的要求(生產工藝要求)。確定總平面布置圖后即可聯系勘察單位進行地質勘察(總平圖上的廠房設計需要滿足消防、日照、行車安全、容積綠、綠化率等相關規范要求,這個設計單位會控制)
3、 勘察單位根據設計的總平圖方案對房屋基礎的位置(軸線)進
行地質勘察,摸清擬建房屋基礎下的大致地質情況。查勘合同是同建設單位簽定,費用由建設單位支付。勘察完成后勘察單位會提供一份勘察地質報告,一式四份,主要是給設計及工程報建和竣工存檔用。
4、 勘察報告提供后設計單位根據勘察報告設計房屋基礎類型(結
合每個基礎的房屋自重和防震等要求)。基礎類型根據房屋的層高和類型分為樁基礎和無樁基礎等幾種基礎類型,具體可以查看相關資料。一般在2層以上基本都會要求打樁(樁也分為幾種類型的樁基)。設計設計出每層圖紙后(關鍵是功能布局),會給建設單位討論,建設單位討論修改同意后正式定版,進入專業設計階段。圖紙分四個專業:建施(每層功能布局及空間隔斷設計等內容,非專業的主要看這個)、結施(每層柱、梁、樓板等結構部分的鋼筋配置等內容,施工用,要有一定的專業知識才能看懂)、電施(房屋每層的強電及弱電布置施工土,電專業)、水施(每層的排水、進水、消防水等有關水專業的內容)。
5、 整套圖紙設計出來后(四個專業的圖紙,每個專業的圖紙設計
單位也是通過對應專業的設計員畫出的),首先要通過有資質的第三方(需要通過浙江省建設廳審批的單位)審查,即圖審。圖審單位會根據目前國家及地區的設計、消防等相關規范檢查整套圖紙是否有不對的地方,或者四套圖紙中有互不對應的地方。并且會根據審查情況出具圖審報告給設計單位,要求設計單位修改或者解釋。等需要修改的地方完全修改后設計單位就可以正式出具整套的施工圖紙,并且圖紙審查單位需要在圖紙上蓋上圖紙審查章(沒有這個章工程就沒法報建,建設局不認可圖紙)。
6、 正式圖紙出圖后就可以確定監理單位和施工單位。合同都是和
建設單位簽定。監理費的記取基本是按總工程造價的百分比記取,一般1.5-2.5%。施工單位的確定就是通過招標確定。確定監理單位和施工單位后即可申請建筑工程規劃許可證和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該2證有建設單位、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及建筑項目內容的相關信息。取得證件后法律上才允許開工建設。
施工工程中的控制要素:質量、成本、進度、安全。
一 、質量:質量方面有工程部的技術負責人和監理單位,完全下放給給他們,他們負主要責任。作為高層管理者沒有必要按規范一條一條去了解那些是不符合質量規范要求。平時檢查的時候只要到現場看感官上的質量就可以了,比如墻面的平整度、柱子等線條的平直、漆面的色差和平整度、明顯的安全防范漏洞等。
二 、成本:成本的控制主要是控大松小。對于大的金額一定慎重,不能輕易放松立場。而對于小的金額可以根據雙發合作的需要(合作不愉快的情況下可以起到安撫施工單位的作用)。對于建設方來說,成本控制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 項目施工方案(圖紙)。方案是否合理和科學非常重要,目前
很多企業存在的問題是做一個項目甚至是企業的老板腦袋瓜一熱就確定做下來了,其實做了之后才發現要么設計不合理,需要改動,要么就是用處不大或者有用處的時間不長。如果想預防這個東西,就得把這些東西制度化、程序化。設計的方案經過使用部門和與此相關的部門充分討論后才可以實施,這樣的話可以減少一部分損失。
2、 詢比議價:方案確定后就是施工單位的選定。一般來說方案確定后選定施工單位就比較
容易了,找2-3個施工單位對方案進行報價(如果想控制成本,這項必須實施,競爭才能降低成本),一般選取最低價中標,但也不能低于成本價,一般在方案已經確定、使用的主材已經明確的情況下,很多單位不會報低于成本的價格,最少也會有10%以上的利潤(也要預防一種情況,特別是裝修,報價的時候按中上等材質的材料報價,而實際施工的時候采用次劣材質的材料,這個時候就是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控制,一定要按報價所對應的材質)。
也有一種情況是建設單位不確定施工方案,需要施工單位出具方案。這個時候可以先找一個施工單位具體方案給建設單位,建設單位確定后再組織2-3家建設單位報價,在價格相差不大的情況下優先考慮出方案的施工單位中標。總之,涉及到金額加大的項目一定要先有方案、再詢比議價,這樣才能有效控制成本。如果是施工完以后再進行結算吃虧的往往是建設單位(有時候項目比較急或者確實有太多的不可預見的情況,也有施工后再談價格的做法。如果碰到這個情況,可以邊施工邊報價,哪怕是口頭報價)。
3、 合同條款控制:施工前一定要簽訂施工合同(稍大的合同,可
以預設為1W以上金額的合同),施工合同里面有付款和結算的時的相關約定,簽訂合同的時候要充分預防施工成本增加的情況。比如工程量增加、工程主材市場價格的變化等。付款嚴格按合同約定的付款條款執行。沒有達到付款條件堅決不付款。這樣即可以控制進度,也可以控制成本(工期拖得越長相應的成本就越高,當高出的陳本把施工單位預期的利潤都吃掉的時候,施工單位就會想辦法把這個成本轉嫁給建設單位,甚至采取無賴的手段)。
4、 結(決)算:一般正規的投資比較大的項目都會讓第三方審計單
位審核(政府項目必須這樣操作)。但很多企業為了省錢(省審計費),加上有些審計單位和施工單位勾結的情況,大多企業還是自己工程部審核。審核時一定要要求工程部事實求實,該算的項目、該有的工程量一定要屬實,不能虛高。價格上可以根據原有報價,原有報價沒有此項的可以參考2010浙江省建筑工程預算定額或者市場價(市場價比較合理)。總前提是一定要要求工程部嚴格按建設單位自己的利益立場去審核結算書,一般施工單位肯定要對某些結算項目的價格要求協商的,這個時候可以再在公司高層這個層面適當調整一下有爭議的結算項,以彌補施工單位在本項上的實際損失。這樣做對高層的威信及開展以后的工作有好處。
三、進度:比較重要,從建設單位角度來說影響到了所投資項目是否能夠順利展開,從成本上說,工期拖得越長成本越高,對建設單位、施工單位都不利!高層可以通過控制、監督工程部的工作達到控制施工進度的目標。每周或者每兩周開一次工程部例會,要求工程部根據實際的施工情況編制周或者半月工作計劃,每周例會上匯報上次計劃的完成情況,并討論下次計劃的事項,會后第2天遞交工作計劃和工作總結。如果這點能有效抓住,基本能控制好進度。目前很多企業并沒有做好,導致工地上的進度不是很理想。
四、安全:建筑工程安全非常重要。中大型建筑項目(建設局報建備案的項目)的安全主體一般是施工單位,監理單位負責監督。出了安全事故處罰主要是這兩個單位的相關責任人。安全抓的緊對各方都是好事情,雖然施工單位比較抵觸,但一定要要求監理從嚴安全,發現安全隱患堅決停工整頓。另外一種是小型施工項目,比如裝修、整改等。對這類項目施工前一定要和施工單位單獨簽定一份安全施工協議書(同施工合同一起簽),協議書內對一些安全防范進行約定,責任進行明確,避免建設單位的損失,當然,施工過程中建設單位的工程部人員必須得從嚴監督(沒有監理單位和建設局安全部門的監督,只得自己加強)。
對工程部的控制的幾點建議
1、 工作計劃和總結:周/半月工作計劃一定要有,從嚴考核;
2、 先(多)看后(少)說:在自己不是很熟悉的情況下,可以先
觀察(2-3個月),發現需要加強的地方,了解原因,詢思對策,有一定把握后再逐步要求整改。這樣,工程部對你有一定了解后也更容易接受你的建議,不會有太大的抵觸。
3、 大權要抓,小權要放。抓大權是為了控制項目的成本,為了公
司的利益。而放小權是為了工程部有更大的工作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