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金融危機大爆發的時候,一個個資本大鱷相繼死去,財富如沙灘上的建筑,一個巨浪過后,消失得干干凈凈,滿眼皆是“裸奔”的人,沒有誰可以幸免。
還好,這個世界目前還沒有大亂,生活還在繼續,生意還得做下去。大到印鈔票、小到賣早點,都還需要人去做。只是原來賣燕窩魚翅的現在可能只得改賣稀飯了。經濟危機爆發,所有人的財富都大大縮水,吃得起并且還舍得吃山珍海味的主少了。
想起豬八戒吃人參果,本來是千年結一回的珍品,他老兄一口就吞掉一個,連滋味都沒嘗出來。對于饑餓的人來說,給他再好的東西,也只能吃出這樣的效果。
所以在商品匱乏時代,是不可能產生精品的,市場的需求太旺盛,不管是大菜還是拼盤都一味地消化,廚師就不重視手藝了。場面上的熱鬧,往往掩蓋著本質上的危機,表現在商品上,就是粗制濫造;表現在人身上,就是心境浮躁;表現在企業身上,就是盲目擴張,管理粗放,一路高歌猛進,對潛伏的危機視而不見。
一旦市道轉壞,危機像火山爆發,但此時已經很難控制了。
美國之所以爆發次貸危機,不就是因為金融行業賺錢太容易!賺錢太容易,就會激發人性的貪婪,就會削弱理性的力量,華爾街的銀行家們就會推出大量的金融產品,生怕錯過了賺錢的機會;普通人則大量借貸消費,借錢生錢,一本萬利;政府也陶醉于表面的繁榮而疏于監管。賺錢太容易,人人都想四兩撥千斤,誰還愿意去下苦功夫,對一個產品精雕細刻!整個社會自然充滿投機取巧。
最后,危機自然就來了!
怪誰呢?哭,世界大哭,但有什么用?!
當然一切事物都有兩面性,中國人向來信奉禍福相生,否極泰來。危機可以理解為險境降臨,還可以理解為危境中的機會。潮水退了,裸泳者暴露無遺,而他們曾經是何等的風光!在這個危機的時代,大佬剝了衣服,大家都赤膊,拼的就是肌肉了。大資本的優勢失去之后,真正的英雄正可以大顯身手。
經濟危機了,正好大浪淘沙。商品過剩時代,人們的口味就特別挑剔,廚師就要優勝劣汰,真正的好東西就能顯出它的價值來。
經濟危機了,并不是你一個人危機,所有人都在同樣的環境中,這時候仍然需要你的人,就是真正需要你的人,你完全可以借此鞏固客戶基礎,確保資源沒有配置在錯誤的地方。
經濟危機了,各個行業都在緊縮,各個企業都在裁員,人才滿地都是,你就可以從從容容地揀,投入不多,人才的整體素質卻提高不少,對企業的發展當然是有好處的。
經濟危機了,也給了你一個喘息的機會。對那些大且復雜的企業,正好有暇退后幾步,審視自己的業務,審視自己的戰略,從而避免錯誤的抉擇。
事物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進,永遠高亢、永遠高速,是不可能的,也是不應該的。有上升就必定有下降,下降正是一種調整,是下一次上升的前奏。
每一次危機,就是重新洗牌,死掉一批,誕生一批。而那些誕生的或者不死的,就是下一輪繁榮的火種。
誕生于明治時期的日本三菱,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企業之一,在它一百六十多年的歷史中,經歷了7次大的經濟危機,至今屹立不倒。每一次危機到來,無數企業鬼哭狼嚎,三菱人卻在歡呼,因為:“我們的敵人死了!”
危機,就是強者的機會!
窮人生意經也好,富人生意經也罷,最后都會各得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