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針豆腐鯽魚湯—三句口訣做奶白濃湯
十一陽光明媚,認真過節。
讓阿飛點個想吃的菜,我給他做。
得到這種機會的時候并不多,一般都是我做什么他就吃什么。
所以,該同學沉吟片刻茫然地問:
“一般,國慶節都應該吃什么?”
我對此白癡問題很無奈,告訴他:
“國家在這件事情上是沒有強制性規定的,給了咱老百姓充分的自由……”
“這樣啊,那我要吃鲇魚燉豆腐!”
話說,我對鲇魚印象不怎么好,因為鲇魚的生存環境都比較臟。
于是我勸阿飛:“換個菜如何啊?”
他不滿道:“國家都給了我充分自由的!”
“那不換菜,換種魚行不?”
我以前做過一次鲇魚燉豆腐,味道確實鮮美,
阿飛念念不忘,繼續和我羅嗦:“鲇魚燉豆腐,撐死老爺子……”
我:“等你老了,等你老了的時候,我一定給你燉鲇魚哈……”
今天吃鯽魚。
鯽魚營養價值很高,含極高蛋白質,及大量的鈣、磷、鐵等礦物質。其藥用價值也很可觀,其性味甘、平、溫,入胃、腎,具有和中補虛、除濕利水、補虛羸、溫胃進食、補中生氣之功效。更主要的是,鯽魚肉質細嫩,味道鮮美而微帶清甜。鯽魚燉豆腐也是一道很家常的名菜。
但鯽魚的細小魚刺較多,吃的時候要注意哦。一旦不幸中招(卡了嗓子),一大口陳醋含服,分次緩緩咽下。療效不錯,滋味不提也罷。
制作:
1、 鯽魚一條400克,豆腐一塊200克,金針菇一把100克,姜,蒜,蔥段,香菜適量。
鯽魚去腮及內臟,尤其去除腹內黑膜,否則會比較腥。
2、 豆腐切塊,金針菇洗凈撕成小縷。蔥切段,姜切片。蒜用刀拍幾下,切塊。
3、 熱鍋,熱油,下瀝干水的魚姜至兩面金黃。
(可以在表面稍拍一點面粉再煎,更易保持表皮的完整。不粘鍋就不必了。)
4、 魚煎好后小火,加適量米酒或料酒。下蔥姜蒜略煎出香味。
5、 加入開水至基本沒過魚表面。要用開水哦。
6、 下豆腐塊同煮。水開后一直保持中火。
魚湯要白的第一步就是:火不能小。
7、 蓋蓋子,中火煲15-20分鐘,可以看出魚湯變成奶白色。
8、 此時可以加入鹽和白醋調味,同時加入金針茹再小火3-5分鐘,即可。
出鍋后撒上香菜段。
魚湯要白的第二步就是:鹽不能放早,一定要最后放,否則魚湯不白。
我總結出了三句制作奶白魚湯的順口溜,
念給阿飛聽:火不能太小,鹽不能放早,加塊豆腐同煲最好。
遭到嘲笑:沒有一點文采!
不就是文采么?于是我重新念到:“
碧云天,黃花地,火不能太小:
西風緊,北雁南飛,鹽不要放早;
曉來誰染霜林醉?加塊豆腐最好!”
開玩笑,以上是西廂記里的詞。
火不能小,鹽不要早,加塊豆腐同煲最好!
三句口訣,簡單成就奶白色鮮美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