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年底了,大家伙是不是已經收到了一些親朋好友邀請喝“喜酒”的請帖了呢?
雖然才剛進入臘月份,筆者就在元旦三天假已經參加了4場酒席了,并且在這周末還有兩場酒席在等著。
確實對于不少人來說,一到年底就是一道坎啊。因為去參加酒席喝喜酒,總是不能空手而去,而禮金是必不可少的。
如今隨便一個朋友隨禮都是好幾百,如果是關系近的親戚,都是上千了,所以這對于廣大的農民來說是一筆不少的開支。
而近段時間參加酒席,筆者也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那就是在我的家鄉湖南這邊吃酒席,現在酒桌上的白酒、啤酒基本成為了擺設。很多人寧愿喝飲料也不愿意喝酒了,這又是為何呢?
像筆者元旦期間參加的這4場酒席,就見到不光我坐的這一桌上的啤酒、白酒都是原封不動的,周邊幾桌也是如此。整個酒席也就是一兩桌的酒水都給打開了。
和筆者同桌的一個老人嘀咕道:現在酒席上的酒水是越來越高檔了,可是卻都成為了擺設,更多的人寧愿喝飲料也不喝酒了,估計以后喝酒的人也會越來越少了。
筆者分析,之所以現在酒桌上的酒水不受寵了,很多人不愿意喝了,主要還是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俗話說得好:無酒不成席。既然是辦喜事,那酒水肯定是不能少的,啤酒、白酒必須要有,有些還會放一瓶紅酒。
在過去,這也是酒席上的重頭戲,很多人參加酒席就是為了和親朋好友好好地喝幾杯。
但是以前來參加酒席,基本都是步行為主,或者是騎自行車,少量的人騎摩托車,開車來的人不多。
而如今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有了私家車,去參加酒席了,就算距離不太遠,也會開車去,畢竟方便。在農村里又不愁沒地方停車。
可是近些年對于酒駕查的可是非常嚴格的,懲罰力度也很大。并且因為酒駕危害普及深入人心了,很多人也明白了喝酒開車危害大,害人又害己。
所以基本上開車去參加酒席,基本都是不會喝酒的,畢竟在農村里不比城里,代駕可不好找。
何況主家也很明白,現在不能像過去那樣刻意去勸酒,萬一人家喝酒開車然后出事了,這個也是要擔責任的。畢竟這些年關于喝酒出事的報道也有不少。
像筆者元旦第二天在城里的一個親戚家里喝喜酒,同桌有一個青年小伙子,他看到桌子上的酒其實是有點心動的。
他就問了一圈,發現這一桌的多個人都說開車來了不能喝酒。另外幾個又是女性,選擇喝飲料。于是發現就他和一個朋友有喝酒的想法,就最后也放棄了。
其實這個并不是個例,在農村的酒席上,很多人就是如此。如果一桌就一兩個人喝酒,其他的人都不喝,他們也就不好意思喝酒了。
因為這樣一旦打開了,自己喝沒有意思,而且一個人又喝不完。于是出于對主家的考慮,也就不忍心喝酒了。
而且在筆者的家鄉這邊,有些辦喜事的主家考慮很周到,還會特意把會喝酒的安排在一桌,這樣他們就可以盡興地喝了。至于其他不喝酒的,安排在一起,這樣酒水自然就成為了擺設。
現在參加酒席的人其實有兩個明顯的特征,那就是中老年人居多,然后還有一部分就是中年人和女性。
其中對于上了年紀的人,他們都知道自己的年紀大了,都是喝一點飲料就可以了,不敢在外面喝酒。
而年輕人雖然也有很多人愛喝酒,但是他們一般都是和玩得好的朋友一起喝酒。在酒席上一般都不喝酒的,因為這些人多數都是開車來的。
同時也因為健康意識的提升,有很多人一般都是不喝酒的。他們都知道,喝點飲料比喝酒更有利于身體健康。
當然了還有一個原因也不容忽視,那就是農村里辦酒席一般都是在下半年,特別是在臨近年底的時候酒席扎堆。
而這個時候氣溫低,正是寒冬臘月,像啤酒這些是涼颼颼的,吃到肚子里也是涼颼颼的,很多人怕冷而不敢喝了。
何況酒席上的很多菜肴都容易涼,也不太適合用來下酒,所以索性就不喝了,簡單吃點菜,吃飽了就好撤。
在筆者的家鄉湖南這邊,這幾年酒席上的酒水確實多數是擺設。一般辦酒席的人家,買了回來后,有一大部分在辦了酒席以后還會退給商家。
有些賓客也是為主家考慮,所以能不開就盡量不開。
筆者認為,隨著大眾健康意識的提升,并且生活水平越來越好了,在以后酒席上喝酒的人估計只會越來越少了。
對此,大家怎么看呢?在您的家鄉是不是也有這樣的新怪相呢?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圖片來源網絡,僅供參考,侵權可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