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紫色的菜薹,大家也是比較熟悉的。那就是紫菜薹,有些地方也叫它紅菜薹、紅油菜薹、紅菜等,你們吃過嗎?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種紫色的蔬菜,看看它為何能賣到100多元一斤,簡直比吃肉都要貴很多。
紫菜薹是什么?實際上是白菜的“親戚”
在冬季的時候,常常在南方的很多菜市場,都會看到一種紫色的蔬菜售賣,而它就是紫菜薹。這種蔬菜的最大特點就是它的葉子、花薹都是紫色的,而肉卻是白色的,所以在民間多叫它“紫菜薹”。
但是紫菜薹和我們平時所吃的白菜,也是有近親關系的,尤其是和小白菜的關系更近。因為它們都是十字花科蕓薹屬的植物。不過白菜吃的是它的葉子,而紫菜薹吃的是“薹”,也就是植物中部抽出的花莖。
對于不認識這種蔬菜的人來說,第一次去到菜地里見到它了,肯定會以為它是長老了的大白菜。對于紫菜薹來說,最佳食用部位就是它的菜薹。
紫菜薹是在秋冬季很常見的一種蔬菜,一般早熟的品種到了10月份就陸續上市了,而它集中上市則要在春節前后,能一直持續到第二年的三四月份。
這種菜薹吃起來味道和白菜的口感完全不一樣,品質柔嫩,營養豐富,而且它的做法也很多樣,可炒食或制湯食,無論哪一種做法味道很鮮美又下飯,因而很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
但這還都是普通的紅菜苔,在我國湖北有一種叫洪山菜薹的,它已經成為了紅菜苔中的“天花板”。在古代的時候它就很有名氣了,還被封為“金殿御菜”。而在近些年通過發展,打造成為了品牌,它的價格也是水漲船高,普遍都要幾十元一斤,品質好的要賣到100多元一斤,并且還供不應求。
而洪山菜薹之所以能賣到如此高的價格,也是因為它是無數武漢人心中殿堂級的存在。在《武昌縣志》里,它“味尤佳,它處皆不及”。
而且這種洪山菜薹也只有這當地才有,其他的地方是種不出來如此高品質的菜薹。
它和普通的菜薹相比,洪山菜薹的個頭明顯大很多,其梗的直徑遠超一元硬幣,當年用指甲輕輕嵌進去一掐,汁水直冒。
而且即便是直接生吃,也是十分脆甜的,如果是用來炒著吃,入口甜香、滑爽,沒有一點苦澀的味道,這也是普通的菜薹所無法比擬的優勢。
實際上紫菜薹的種植也并不難,反而它還是一種管理較為粗放,產量卻不低的蔬菜,種植過的菜農應該清楚,這種蔬菜種下以后基本就不需要怎么管了,原因還是因為它的生長快,生長周期短。
紫菜薹的生長發育過程主要分為發芽期、幼苗期、葉片生長期、菜苔形成期和開花結果期。而只要當地的環境合適,一般在秋季播種后5-7天就會出芽了,而經過15-20天就是它的幼苗期。其中葉片生長期15~25天,菜苔形成期40~60天;開花結果期45~60天,而這就是它的全部生長過程。
吃紫菜薹還有一些技巧,那就是經過霜打以后的紫菜薹會更甜,這樣是沒有一點澀味的。同時在處理紫菜薹的時候,最好是不要用刀,而是用手指把它掐成食指長短就好。
另外在烹飪的時候,有豬油的話炒的會更香,而且烹飪的時候記得放大蒜,這才是它的靈魂所在。如果家里有臘肉,紫菜薹炒臘肉更是超級美味的下飯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