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去年80元1斤,一家老少去抓,今年捕捉季到了無人收購,不吃了?
夏季的時候,氣溫炎熱的讓人渾身不舒服,幸好在夏季到時候還有各種水果和美食可吃。都說“唯有美食與美景不可辜負”,面對美食的誘惑,有多少人就算是再熱再累,也會忍了。有些人會在夏季的時候常常沒有食欲,但是對于這種美食卻光是想著就流口水。
在農村里有一種“無本買賣”,在去年能賣到80元一斤,一家老少吃完飯都去抓它,有人日掙千元。有些人甚至犧牲掉睡眠,也要去抓它。而今年又到了捕捉季,但是卻無人收購了,這是咋了?大家都不愛吃了嗎?
相信很多的朋友們早已經猜到了,這種無本買賣就是抓知了猴了。知了猴也就是知了的幼蟲,在有些地方也叫它知了龜、節老龜、羅鍋、爬衩等,并且還有一個高大上的名字——金蟬。這是一種農村很常見的蟲子,并且它還是一種害蟲。
以前每到夏季的時候,中午就總能聽到樹上的蟬在叫個不停。而金蟬就是蟬的幼蟲,它在夏季鳴叫不停就是為了吸引異性過來,然后進行交配之后就產卵,孵化出來的幼蟲就會鉆入到土壤里面去,等到3年、5年或者是7年之后,經歷多多次蛻變就從土壤中爬出來,也就是我們所見到的金蟬了。
金蟬雖然是一種蟲子,但是卻是可以食用的,在我國民間食用金蟬的歷史相當悠久了,尤其是在北方地區,很多人都是從小吃到大的。金蟬一般都是油炸著吃,風味獨特,營養豐富,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愛。近些年因為人類大量的捕捉金蟬,導致其數量嚴重減少了,因此價格也是不斷上漲,在去年能賣到了80元一斤的收購價,有些地方更是論個賣,一個要賣到0.8-1.5元。
也是由于金蟬的價格高,市場需求量大,所以很多人晚上吃完飯就去樹林里抓金蟬。這就是一個無本買賣,只要投入時間去捕捉就行,一晚上運氣好能抓到三四百只,而一家人有時候能抓到上千只。把它們賣掉就是上千元,收入還是很可觀的,所以大人小孩都去野外捕捉金蟬。
但是今年的金蟬卻遭遇了寒冬,如今又到了金蟬的捕捉旺季,可是在市面上卻沒人收購了。其中的原因,估計很多人都已經猜到了,那就是受到了史上最嚴禁野令的影響,很多人都不敢吃野生動物了。而金蟬就是野生動物的一種,在有些地方甚至已經明令禁止銷售、捕捉金蟬等野生動物了。這樣的話,還有人敢去收購嗎?
另外有些地方雖然沒有禁止食用金蟬,但是因為現在還是疫情期間,好些人的健康意識也提升了,對于吃野生動物心有余悸了,不敢吃了。相比于往年,今年吃金蟬的要明顯少很多了。既然消費者都不敢吃,不愿意購買金蟬了,那其市場也就遭遇到寒冬了,精明的商販自然不會去干虧本的生意。也是因為收購金蟬的商販少了很多,沒人來收購,農民也就不愿意去捕捉金蟬了。
在筆者看來,金蟬是在地下生活多年才爬出來的,并且是一種野生動物,它的身上肯定也有一些寄生蟲的,還是盡量少吃為妙。各位網友朋友們,你們當地今年還有人捕捉金蟬嗎?歡迎大家留言告訴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