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白樺樹上的“黑炭頭”,10年才長成,價值相當珍貴,若遇到別不識
春天到來以后,氣溫回升了,雨水也增多了,在山里面的野生菌也陸續(xù)長出來了。很多人早已經做好了準備,打算趁著好天氣就去山里尋找各種野生菌。
尤其是一些專業(yè)尋找野生菌的農民,更是摩拳擦掌了。畢竟遇到名貴的野生菌,比如松茸、黑松露等,一斤售價就是數百,乃至上千元,這可是一筆不菲的收入。
很多人都知道南方地區(qū)盛產各種野生菌,像云南就是各類野生菌最多的省份,其中還有不少名貴野生菌。
但是在北方地區(qū),尤其是在極寒的黑龍江、吉林的長白山等地區(qū),也有一種名貴的野生菌。
它是生長在白樺樹上的,并且長得很不起眼,就像是一塊黑炭頭。不過價值卻非常珍貴,要比靈芝還要值錢,一斤就要數千元。如果大家有幸在山中的白樺樹上見到這種黑疙塔,可要重視起來,別不識貨。
在廣大的長白山的深山老林里面,有成片的白樺樹,這是一種非常耐寒冷的樹木。而在有些白樺樹上,就會長著一種叫“白樺茸”的野生菌,它就是筆者今天要和大家說的主角了。
白樺茸,顧名思義是一種生長在白樺樹上的野生菌,它的學名叫樺褐孔菌,這是一種擁有極高藥用價值的真菌。不過并不是在白樺樹上才有,像銀樺、榆樹、赤楊等樹干上也偶爾會發(fā)現,甚至連蘋果樹上也能生長。只是因為白樺樹上較為多見,并且藥用價值更高,所以而得名。
白樺茸長得確實很不起眼,它一般是以不規(guī)則的球形,或者是不定形的塊狀,直徑大約是5-35CM,表面以黑色或者是黃褐色為主,并且比較的堅硬,還在表面能看到明顯凹凸不平開裂的小塊,看起來很像是黑炭頭。
這種真菌的活性非常強,具有很強的耐寒性,主要生長在北半球北緯40°~50°的地區(qū),在我國主要是分布在吉林、黑龍江等。
由于白樺茸還會源源不斷的從白樺樹上吸取營養(yǎng)成分,直到10-15年才長成,而這個時候白樺樹的精髓已經被全部吸取了,所以結果也只有一個,那就是枯死。
因此有些人形容白樺茸是白樺樹得的一種“腫瘤”,一旦樹干上長了它,10-15年就必死無疑了。
雖然白樺茸是白樺樹上的一種“腫瘤”,長得也很不起眼,但是它的藥用價值卻很高。在古代的時候,長期以來白樺茸都是專供俄羅斯的皇室和貴族才能享用的。
但是到了上個世紀,蘇聯的著名作家亞歷山大·索爾仁尼琴在自家的名著《癌病房》中首次記載了白樺茸,從而獲得了世界上廣泛的關注,世界上很多國家的科學家也開始對白樺茸進行研究。
可是因為白樺茸很珍貴,并且產量很低,生長又十分緩慢,至少10年才能長成,所以在當時蘇聯和后來的俄羅斯都是把它禁止出口的,只能是國內藥用,并且被俄羅斯人稱為“森林鉆石”,可見它的珍稀程度。
而現代的醫(yī)學研究證實了,白樺茸的營養(yǎng)成分比靈芝更高,它所含有的活性酶含量是靈芝的55倍,并且還有多達215種有效化學活性成分。白樺茸不只是能增強人體的免疫能力,抗氧化、抗衰老,而且還能直接抑制癌細胞,修復癌患者血液中被破壞的蛋白結構,抑制基因突變等,尤其對于糖尿病及其并發(fā)癥效果顯著。
在市面上,現在白樺茸已經能人工種植了,不過極品的白樺茸價格依然昂貴,一斤要數千元,尤其是黑膠部分更是精華。可是一般有藥用價值的都是10-15年以上的白樺樹上緩慢生長的白樺茸,但是現在有些人用四五年的白樺茸來冒充,所以導致現在白樺茸的市場是很不景氣,一不小心就會購買到以次充好的產品。
如果你家的山上有成片的白樺樹,或者是去到白樺樹林里面了,有機會遇到了這種黑炭頭,可不要嫌棄它長得丑,這可是名貴的野生菌,比靈芝還要珍貴,目前價值很高,數千元一斤,希望你運氣好,千萬不要因為不識貨而錯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