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梗,始載于《神農本草經》,曰:“主治胸脅痛如刀刺,腹滿,腸鳴幽幽,驚恐悸氣。”味苦辛,性平,歸肺經。具宣肺、祛痰、利咽、排膿之功。另有利五臟、益氣血、補五勞之效。臨床多用于咳嗽痰多、胸悶不暢、咽喉腫痛、失音、肺癰吐膿等證的治療。《名醫別錄》載:“桔梗,味苦,有小毒。主利五臟腸胃,補血氣,除寒熱風痹,溫中,消谷。治咽喉痛,消蠱毒。”其臨床運用廣泛,現將桔梗在臨床各科中的應用探析如下。1用于肺系疾病的治療感冒,系由外邪侵襲,衛陽被遏,腠理閉合,或營郁被郁,經脈不利,致肺失宣降、衛表不和所致。肺葉嬌嫩,不耐寒熱,易受外邪侵襲而致病。桔梗性辛溫入肺,為肺經的引經藥,既宣利肺氣以復肺氣之升降,又宣發衛陽于體表以溫養肌膚腠理,從而驅邪外出。《珍珠囊》載:“療咽喉痛,利肺氣,治鼻塞。”戶原震報道[1]用加味桔梗湯治療局部有熱象型感冒癥狀,服藥后癥狀改善、減輕或消失。肺失宣降,肺氣上逆可致咳...
下載全文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