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蔬菜之一,既可以生食、煮食,有可以加工番茄醬,種植經濟效益還不錯。但最近這幾年來,番茄生理性病害的發生呈逐年上升趨勢,因此今天小編就來說說番茄種植過程中常見的病害,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1)生長點停止生長
生長點停止生長又可以稱為“沒頭苗”,這在苗期和成株期均可發病。成株期發病,第一或第二穗花后生長點停止生長,有點類似“自封頂”,發生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苗期低溫、高溫導致的生理缺硼,特別是生長比較弱的品種,發生機率略高。
(2)番茄花數少、弱花、小花或一整穗花沒有出現,不易坐果
番茄花芽分化受環境條件影響較大,如果在花芽分化期出現嚴重的低溫或者35-40度的高溫,會導致花芽分化停止,若第一穗化分化停止,那么就會出現主莖第十節出現第一穗花的現象;若只是第二穗花分化終止,就會出現第一穗花與第二穗花間隔五葉以上的特殊現象,嚴重時會分化出生活力很弱的花朵,具體表現為花弱、花 小,不坐果,形成豆果或僵果。
(3)畸形果、扁形果、幼果開裂漏籽
番茄二至六葉花芽分化期如果夜間溫度低于12低,特別是長期處于5-8度的情況下容易出現畸形果,同時番茄苗期氮肥過多、缺鈣、缺硼、徒長、點花過重的情況下也會出現這種情況,缺鈣、缺硼也是形成幼果開裂的一個重要原因,因此最好是在苗期開始到采果期,每隔10-15天噴施或澆灌300倍牛奶、豆漿,降低幼果頂裂。
(4) 番茄果實偏小、僵果、豆果
番茄果實偏小、僵果、豆果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番茄定植緩苗第一水、肥澆得過早或過晚,營養生長過弱,植株營養不足形成了小果或豆、僵果;栽培密度過大,肥力不足,光合積累少容易形成小果;沒有實行換頭整枝,導致4-5層果實發育營養不足形成的;畸形花點花時,點花濃度降得過低或過晚,導致激素不足形成偶果或小果;果實發育期光照過弱,溫度較低。
(5) 空洞果
番茄果實形成空洞果有以下原因:促進坐果的激素使用過早、濃度過重;光合作用制造的養分無法滿足笫三、四層果實生長發育,建議換頭整枝,加強肥水管理;上部果實營養不足,應改善光照,加強水、肥、溫度管理;番茄植株的營養狀況不能滿足果實膨大的需要;夜溫過高、植株徒長、光合產物不能順利地運輸到果實中去。
(6)顯網果(網紋果、網筋果)
苗瘦弱老化、苗齡長、秧子弱、果實膨大期嚴重缺水,特別是長勢比較弱的番茄品種,出現顯網果的機率高,而且還難以恢復。
(7)番茄葉片發黃
番茄葉肉發黃,主要是生理缺鎂造成的,要知道10-3月份正處于低溫階段,由于地溫低,番茄根系吸收能力受到影響,從而無法吸收鎂而導致葉片發黃。具體解決措施為:葉面噴硫酸鎂;坐果前增大葉面積增加根系生長量;提高土壤溫度,促進根系吸收。
(8)番茄葉片扭曲,蕨葉狀。
植株葉片扭曲是因為番茄從營養生長向生植生長過渡時,促進坐果的內源激素水平比較高造成的。另一個時期多半發生在第三穗果實以上花穗點花后,上部葉片呈蕨葉狀。解決方法為:加強植株營養、增加光照、噴施葉面肥、沖施鉀肥、降低點花激素濃度。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