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愿意溝通怎么辦?當孩子進入叛逆期后,追求獨立成熟的心理會讓他們刻意遠離父母,不再聽從父母的管教。這并不是因為孩子真的想冷落父母,只是他們“裝大人”的心理在作祟。家長只要把握住孩子這一階段的特征,和孩子做到敞開心扉的溝通其實并不難。
1、不要喋喋不休,出現嘮叨現象
很多家長喜歡嘮叨孩子,一件事說一遍說孩子不聽,就開始不停地說,若是孩子出現反抗心理,甚至會出現大聲責罵孩子,最后讓孩子在不情愿的情況下“聽話”。以前我對孩子很嚴格,在各種小事上嘮嘮叨叨,家里的矛盾也是在不斷的升級。現在我知道了孩子并不是家長的附屬品,父母不要把孩子當作自己生活的中心,只有相信孩子不束縛孩子,讓孩子自由成長,現在孩子很懂事,也很重視我的意見,讓我非常驚喜。
2、不要翻舊賬,讓孩子與父母增加距離感
當孩子放假在家玩游戲、或者看電視時,總習慣性地拿孩子之前不好的表現行為來反復說教。如“期末成績不理想,上課不專心,愛玩,你當初是怎么跟我保證的,回房間好好想想,別整天知道玩……”。家長的初衷是希望孩子放假也要看看書,結果孩子反而和您頂嘴,彼此鬧得很不愉快。
3、不要打斷孩子說話
孩子不愿意溝通怎么辦?在生活中,有不少家長總是喜歡打斷孩子說話。當孩子在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觀點時,家長不要隨便就去打斷孩子,這樣做容易打擊到孩子的交談欲望。孩子本來有很多想法,但是被家長打斷以后,就會變得緘默,也不愿意再跟家長說話了。
4、給孩子施加壓力不是好事
家長喜歡說教式教育www.zjia8.com啊,如“一定要給爸媽爭氣,只有學習成績好,將來才能出人頭地”;你只要考高分,爸媽會滿足你你要什么買什么……”;“咱們家希望就寄托在你身上了,你不能讓爸媽失望……考試一定要考第一……”這樣會讓孩子背著高分、名利、希望去學習,心理壓力自然大。
5、提前了解孩子的喜好和日常習慣
有些家長和孩子說話,總是習慣從自己的角度出發,聊的內容,要么就是孩子犯錯,或他們覺得需要進步的地方,壓根就沒有想過孩子愛不愛聽。在日常生活中,多觀察你的孩子到底喜歡什么,做到心中有數,這樣不僅能夠在聊天中找到彼此都喜歡的話題,更能讓孩子感到父母對自己的關愛和了解,拉近彼此的距離。
6、適當放權
對孩子有能力做的事情,應該讓他們試著自己處理,給予他們管理自己和獨自處理問題的機會。孩子會為父母的進一步信任而高興,并能從中體悟成長。以上就是孩子不愿意溝通怎么教育的方法,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有什么好的建議也可以分享在評論區供大家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