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哲人說過:“你的心態就是你的主人。”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不能控制自己的遭遇,卻可以控制自己的心態;我們不能改變別人,卻可以改變自己。
其實,人與人之間并無太大的區別,真正的區別在于心態。
一個人成功與否,主要取決于他的心態。心態差,諸事不順;心態好,萬事太平。
人生有順境也有逆境,不可能處處是逆境;人生有巔峰也有谷底,當我們處在谷底時,更需要奮起自強。
順境時,不驕傲自滿、故步自封;逆境時,不自怨自艾、輕易放棄。
因為順境或巔峰而趾高氣揚,或因為逆境或低谷而垂頭喪氣,那都是淺薄的人生。
面對挫折,如果只是一味地抱怨、生氣,那么你注定永遠是個弱者。
古往今來,許多人之所以失敗,究其原因,可能不是因為人的無能,而是因為骨子里的不自信。
自卑是人前進的絆腳石,是自己否定自己的心態。自卑,不僅妨礙人們進步,還會阻止人們成功。
自信是一種力量,更是一種動力。
當你不自信的時候,你很難做好事情;當你什么也做不好時,你就更加不自信。這是一種惡性循環。
若想從這種惡性循環中解脫出來,那你就得樹立牢固的自信心,與命運作斗爭,搏斗出自己的天空。
心動不如行動,雖然行動不一定會成功,但不行動一定沒有結果。
人生苦短,如有清晰的觀點、詳盡的計劃,不如就去實施吧。
一個人的目標是從夢想開始的,一個人的幸福是從心態上把握的,而一個人的成功則是在行動中實現的。
不行動起來,眼前的輝煌都會稍縱即逝;只有行動,才是滋潤著成功的源泉。
人生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的,有成功,也有失敗;有開心,也有失落。
如果我們把生活中的這些起起落落看得太重,那么我們永遠都沒有歡笑了。
人生應該有所追求,但暫時的失去并不會阻礙我們日常生活的幸福。當我們求而不得時,應多看看我們身邊的人和事,他們都還在,你并不孤單。
因此,擁有一顆平常心,是快樂人生的必不可少的寶貝。
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不要去強求那些不屬于自己的東西,我們都要學會適時地放棄。
適時放棄是一種難得的智慧。許多人,就是因為太執著,而苦了他人、苦了自己。
適時放棄,會讓你更加清醒地審視自身內在的潛力和外界的因素,會讓你疲憊的身心得到調整,成為一個快樂而明智的人。
盲目的堅持不如理智的放棄。苦苦地挽留夕陽的人是傻人,久久地感傷春光的人是蠢人。
什么也舍不得放棄的人,往往會失去更加珍貴的東西。
在適當的時候,給自己一個機會,學會放棄,才有可能獲得更多更美好的事物。
俗話說得好:“退一步海闊天空,讓幾分心平氣和。”這就是說人與人之間需要寬容。
寬容是一種美德,它能使一個人得到尊重;寬容是一種良藥,它能挽救一個人的靈魂;寬容就像一盞明燈,能在黑暗中放射著萬丈光芒,照亮每一個心靈。
人的心靈是脆弱的,需要激勵與撫慰。常常自我激勵、自我表揚,會使自己的心靈快樂無比。
學會給心靈松綁,學會為自己解脫,是一項不簡單的技能。多多夸獎自己,為自己找正能量,有利無弊。
每個人的一生,難免都會遭受挫折和失敗。
所不同的是,失敗者總是把挫折當失敗,所以他們連重新開始的勇氣都沒有,就甘愿這么沉在谷底。
成功者從不言敗,在一次又一次的挫折面前,總是對自己說:“我不是失敗了,而是還沒有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