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夢梅
玉石礦知多少?
僅在《山海經》中記載古代玉石產地就有259處,惜大多地名今已無法查考。且沿襲中國玉文化中有幾大名玉的提法,以礦物學分類,作粗略盤點。
和田玉是一種以透閃石為主要成分的軟玉,其礦脈分布于塔里木盆地之南的昆侖山上。格爾木玉則產于昆侖山東坡的青海格爾木地區,是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末發現、儲量巨大的透閃石玉礦,年產量達數十噸。昆侖山是我國最大的透閃石玉礦產地,和田玉與格爾木玉可合稱“昆侖玉”。其他透閃石玉礦的產地還有遼寧岫巖、四川汶縣和石棉縣、西藏日喀則和拉孜、臺灣花蓮等。
岫玉現幾乎已成了蛇紋石玉的代名詞,分布于遼寧岫巖境內,已知礦點有十多處,其中北瓦溝是國內最大的同類玉礦。岫玉礦產地不少,如甘肅酒泉玉和武山鴛鴦玉、廣西陸川玉、廣東信宜玉、四川會理玉、山東泰山玉和呂南玉、北京京黃玉、青海都蘭竹葉玉及臺灣花蓮玉等。在陜西藍田新發現的大型玉礦,異于古代藍田玉,礦物分析理歸此類。
獨山玉只知產于河南南陽,其礦床形成條件較為復雜,對玉材研究又有點滯后,故至今尚未弄清成因和礦物含量,也未能在他處找到同類玉礦,實屬憾事。
綠松石玉礦在我國鄂、陜、豫、青、皖、新、滇等地均有分布。鄂陜豫三省交界地區是綠松石的主要產地,以湖北竹山、鄖陽的綠松石最出名。綠松石多見深淺不同的綠色和藍色,近年看到些用紅色松石制成的璧等古玉器,紋飾華麗,工藝精美,初入門者誤為電腦工,當是漢物無疑。
其余的玉石幾乎都可歸為二氧化硅類玉石礦。二氧化硅是個奇妙的百變精靈,不同的地質條件下會有不同的結果:結晶完美時是水晶,膠化脫水后成瑪瑙,含水的膠體凝固后為蛋白石,晶體小于某個微米就組成了玉髓、燧石、次生石英等。我國無高品質的歐泊,卻在浙江發現了“變彩歐泊”;瑪瑙以遼寧阜新有名,南京雨花石也是瑪瑙;硅化木以浙、新、滇為佳;芙蓉石主產蒙、鄂;煤玉數遼寧撫順的質量好;琥珀遼、滇、閩、藏最多;江蘇連云港有“中國水晶之都”美譽;臺灣的珊瑚聞名于世。
青金石在我國未見有礦藏,清代大量使用的青金石,專家推測是通過進貢和貿易,由鄰國阿富汗進來。曾見過幾件商周的青金石玉器,不知應如何解讀。翡翠是國人喜歡的“硬玉”,但悉數從緬甸經云南騰沖輸入,僅文字記載的歷史已有500多年。
玉石礦還在不斷發現中。如近十幾年來在昆侖山的科克塔拉發現了“喀瓦石”,是期望儲量或許會超岫巖的蛇紋石玉;在云南龍溪發現了引人矚目的黃龍玉;在內蒙古烏拉特前旗發現了罕見露天玉礦,業界稱“佘太翠”。而在內蒙古的敖漢地區則發現了可能改寫紅山文化用玉史的透閃石玉礦“敖漢玉”等。
豐富的玉石礦藏是中華民族得天獨厚的寶貴資源,是以玉雕工藝為載體的中國玉文化能不斷傳承和發展的物質基礎。幸哉!
來源: 新民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