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痛風,比生孩子還要痛!
古時又將痛風成為“白虎歷節”,形容通風就好比一百只老虎在同時咬你!
很多人,在痛風發作時,風吹一下,都覺得疼的要命,有人形容其“痛不欲生”。
寒冷的冬季,是痛風的“高發期”,一定要格外提高警惕。
表現1,關節腫脹
體內尿酸高,累積到一定程度,易沉積在關節、軟骨等位置。
此時,容易導致關節劇痛、腫大,并且發病急。
尤其是夜間,如果突然關節劇痛,被疼醒,那么,要警惕是尿酸超標了。
表現2,排尿異常
睡覺之前,尿液顏色濃如茶色,甚至出現泡沫樣。
此時,要警惕是尿酸超標了。
尿酸鹽的結晶堆積,會影響到尿液的顏色以及形態。
此時,說明腎臟已經出現問題,一定要及時的觀察。
表現3,出現腎絞痛
尿酸排泄,需要通過腎臟,一旦,尿酸超標,加重腎臟負擔,損害腎臟健康。
此時,容易出現腎絞痛、血尿等,此時,要警惕尿酸高了,最好去查查。
表現4,腰疼
一旦,尿酸超標,損害腎臟,還容易導致腎結石。
腎臟受損,也會影響到腰部的健康,容易出現疼痛感覺。
如果,情況嚴重的話,還容易導致失眠。
此時,也要注意是尿酸超標了。
食物一:豬腰子等動物內臟
豬腰子等動物腎臟,要少吃一點。
一般這類食物,含有較多的毒素、重金屬等,不利于健康。
并且,動物內臟屬于高嘌呤食物,過量食用易導致高尿酸,引起并發癥。
臨床上,并沒有'以形補形'一說,所以,千萬不要迷信。
食物二:貝類海鮮
大部分海鮮,都屬于高嘌呤食物,尤其是貝類海鮮。
嘌呤攝入過多,導致體內尿酸升高,是誘發痛風的一大因素。
而貝殼類海鮮,屬于高嘌呤食物,這類食物,要注意少吃點。
尤其是喝啤酒時,更要少吃海鮮類食物,以免誘發急性痛風。
即使沒有確診痛風,有痛風家族史的人,平時也要控制海鮮的攝入,否則會誘發尿酸升高,增加痛風的發生。
食物三:雞精、耗油等調味品
調味品中,雞精、耗油等用的多,也會導致尿酸升高,增加痛風風險。
雞精、耗油,都是屬于高嘌呤食物,這類食物,攝入過多,就會升高尿酸,因此,這類調味品,要注意少吃為好。
1、白開水
多喝水,可稀釋尿酸,減少其結晶的形成。
并且,多喝水,還可增加尿液,促進尿酸隨其排出體外。
每天至少喝水2000毫升,以增加尿量,盡可能把過多的尿酸排出去。
出汗多,應適當增量飲水量,要注意小口慢慢喝,主動飲水。
2、金蘭菊葉茶水
用一些利尿小植物,泡水代茶飲,促進尿酸排泄,效果更佳。
金蘭菊葉茶,泡水喝,可降低尿酸,減少痛風發作次數,是不錯選擇。
金蘭菊是從歐洲引入國內的一種“藥食兩用”食材,后被《藥典》錄入。
中醫認為,金蘭菊,有清肝利膽,利尿消腫之效,藥用價值高。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金蘭菊的有效成分,可抑制尿酸合成過程中酶的作用,減少尿酸的合成,可以顯著降低,高甘油三酯血癥并高尿酸,對尿酸和高甘油三酯血癥,均有降低作用,作用持久穩定。
此外,還可改善,由高嘌呤飲食,所引發的高尿酸血癥及腹型肥胖,并綜合調節脂、糖、尿酸交互紊亂的作用,減少痛風的發作次數。
3、奶汁草根茶水
奶汁草根,泡水喝,可利尿通淋,可促進尿酸的排泄。
奶汁草,有著“尿床草”之稱,利尿通淋,效果尤佳。
用其泡水喝,簡單方便,還可促進排尿,使體內尿酸隨尿液更多的排出體外。
一:控制體重
研究顯示,肥胖,會抑制胰島素的分泌,限制嘌呤的排出,不利于尿酸代謝。
肥胖,是導致痛風的一個主要因素,肥胖者的血尿酸水平,通常高于正常人,若痛風伴有肥胖,還可影響藥物效果,降低藥物敏感性。
因此,防痛風,一定要注意,控制體重,切莫太胖。
二:邁開腿
邁開腿,進行適當的運動,對于尿酸高的人,十分重要。
一方面,運動,有助于控制體重。
另一方面,運動,可增強體質,促進血液循環,有益尿酸的排出。
但是,要注意,適當的有氧運動為佳,切不可大量高強度運動。
否則,反而不利于尿酸的控制。
三:不憋尿,不熬夜
憋尿,導致尿液滯留,會損傷腎臟功能,不利于尿酸的排泄。
如果,再加上尿酸高,不及時排出,就會以尿酸鹽的形式析出,易沉積在腎臟,誘發腎臟病變,增大慢性腎衰竭的風險。
所以,尿酸高的你,一定要記住,不要“憋尿”。
此外,還不能熬夜。
熬夜,易導致身體的內分泌失調,從而引起體內嘌呤物質的新陳代謝出現紊亂,最終造成體內的尿酸無法及時排出,對尿酸有一定影響的。
此外,睡眠不足,還會導致腎臟功能受損,不利于尿酸的排泄。
所以,預防痛風,一定要注意休息,不可熬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