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健康全球購
▲點擊上面的音頻播放
心臟超重兩倍,肝臟包裹著厚厚的脂肪,肺部一擠就會有水滴下,腎臟的脂肪囊大得嚇人。
這是英國一部紀錄片里的場景。事后醫生分析,即使這個200斤重的胖子沒有死于心臟衰竭,遲早也會死于其他器官的病變。
總之:死定了!!
但肥胖到底是怎么來的呢?
科學的進步往往由少數人所推動,這一點在營養學領域顯得尤為明顯。
傳統的營養專家認為,肥胖是一個熱量不平衡的問題,也就是吃得太多動得太少,解決方案不外乎少吃多動。
一般也都以此為依據為大眾提供飲食建議: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少吃肉類/油脂,降低脂肪攝入,每天要喝一杯脫脂牛奶補鈣……
但是!
美國專欄科普作家Gary Taubes(加里·陶布斯)花了近 20 年的時間,全身心地致力于肥胖問題的研究和調查,發現了一系列關于飲食與肥胖的驚人真相,徹底顛覆了傳統營養學中關于肥胖的認識。
他發現這種飲食方式,并沒有降低美國的肥胖率,反而出現了大幅增加的趨勢
從上面這張圖中可以看到,1980 年是美國肥胖率變化的分水嶺,而這個時間點正是美國史上第一份官方膳食營養指南出臺的時間。
而且最近爆出來的一個新聞,更是震驚了學界:
當初參與制定美國第一份膳食營養指南的兩位哈佛專家收取了糖業協會的資金,支持他們在學術研究上弱化糖類的危害,并將公眾的注意力引向對脂肪的攻擊上。
那時糖業主席曾在演講中明確提出
如果讓美國人食用低脂飲食
就能增加糖的市場份額!
這份指南影響了幾億人的飲食。
“ 往好里說,這份營養指南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往壞里說,這份指南導致了長達數十年的健康災難。”
你變這么胖,其實是因為你吃糖太多!
加里·陶布斯 認為脂肪不僅不會導致肥胖,甚至還能幫助我們減肥
為什么糖類會讓我們發胖?
原因在于,糖會升高我們的胰島素水平。
《加斯林糖尿病學》明確提出,「發胖是胰島素對肥胖組織的直接生成效應。」
這就不難解釋為什么貧困地區的人吃得少,動得多,卻有著很高的肥胖率,因為他們吃下去的食物幾乎全部都是高碳水食物。
用加里·陶布斯的話說:「糖才是讓你發胖的罪魁禍首!」
英國生理學家、營養學家
尤德金博士(John Yudkin)
他是英國伊麗莎白女王學院營養系創始人
建立了歐洲第一個營養專業理學學士學位
他指出糖是罪魁禍首之一
因為糖除了熱量再沒有什么營養
1958年他提出
低糖飲食減肥法
并在1965年表示
有證據表明糖和添加糖的食物
會導致一些疾病
比如肥胖、齲齒、糖尿病、心肌梗死
他的一生都在揭露糖類的危害
1967年他提出
糖的過度消費會干擾胰島素的分泌
反過來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和糖尿病
他于1972年出版了一本名為
《Pure, White and Deadly》的書
專門講述糖的危害
脂肪表示,你胖不是我的錯!
最近兩年,越來越多的研究都指出:靠控制脂肪攝入來控制體重的想法是錯誤的!實際上,吃脂肪反而能減肥!
《柳葉刀》內分泌和糖尿病分刊推出的一篇名為《食物和體重:是時候結束對脂肪的恐懼了》的文章。
這篇評論指出,減少脂肪的攝入,直接結果就是增加了糖分的攝入--已經有許多研究證明,這是個國際通用現象。
由于這個“減低脂肪攝入會導致糖攝入增高”的現象存在,低脂和脫脂飲食造成的后果就是,體重不一定降得下來,這對心血管、代謝類疾病甚至其他慢性疾病并沒有任何的好處。
脂肪咋吃才能減肥?
說吃脂肪能減肥,當然也不是說隨便亂吃一氣就好。不吃、吃錯脂肪損傷大腦,吃對脂肪又減肥又對腦功能有幫助。
《柳葉刀》刊登了一篇研究,就是專門來講,吃對脂肪比不吃脂肪控制體重和腰圍的效果還要好的。
《美國內科學年鑒》也不甘落后,7 月 19 日他們發了一篇系統回顧和薈萃分析,得出結論也是--吃得對,別限制吃脂肪,連癌都可以防!
首先咱們來搞清楚一下啥是吃“對”?
我們給脂肪翻案,其實也要搞清對象,脂肪根據脂肪酸大概有三類:
飽和脂肪酸 :
①飽和脂肪酸來源于家禽肉和乳類,其主要作用是為人體提供能量,大量攝入可以使血脂增高,引起動脈粥樣硬化。但攝入不足,會使血管變脆,易引發腦出血、神經障礙等。
②單不飽和脂肪酸多存在于橄欖油、葵花子油 等中,有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和升高高密度脂蛋白的作用,所以能預防動脈硬化。
③多不飽和脂肪酸主要存在于玉米油、黃豆油、葵花子油等油脂中,有降低膽固醇的效果。
反式脂肪酸:
反式脂肪酸廣泛分布于人造奶油、起酥油、煎炸油、色拉油中,并被運用到面包、餅干等食品中。攝入量過多會增加患冠心病等的危險。還會增加血液粘稠度,甚至導致血栓形成、動脈硬化、大腦功能衰退等。
什么該多吃?什么該少吃?
飽和脂肪和不飽和脂肪都是人體所需的,但目前飽和脂肪酸我們已經攝入超量,而不飽和脂肪酸人體無法合成,飲食上很多人又缺乏。
反式脂肪我們則根本不需要。
因此,我們要減少攝取飽和脂肪酸,多補充不飽和脂肪酸,別碰反式脂肪酸!
特別是,少碰精制糖!!!
「糖才是讓你發胖的罪魁禍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