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官宣!2021年冬季將形成拉尼娜事件 還是“雙拉尼娜年”?

國家氣候中心最新消息,2021年7月以來,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溫持續下降,預計10月進入拉尼娜狀態,并于冬季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強度的拉尼娜事件。鑒于2020-2021年秋冬季曾出現拉尼娜事件,2021年將是“雙拉尼娜年”。

很多人對2008年我國南方的雪災記憶猶新。那一年北半球也受到了拉尼娜事件的影響。在多數拉尼娜事件達到盛期的冬季,影響我國的冷空氣活動比常年更加頻繁,且強度偏強,我國中東部大部地區氣溫較常年同期偏低的概率較大。

何為拉尼娜?

10月以來,接連幾股冷空氣給人的感受是“一夜入冬”。而不久前國務院常務會議透露的今冬氣候預測情況,其中“今年冬季北方等地區氣溫較常年同期偏低,可能出現極端天氣”引起廣泛關注。

什么是“拉尼娜”?拉尼娜是西班牙語“La Ni a”——“小女孩,圣女”的意思。拉尼娜事件是指赤道中、東太平洋海表溫度異常出現大范圍偏冷、且強度和持續時間達到一定條件的冷水現象。它與海面水溫持續高于常年的厄爾尼諾,被認為是有可能導致全球異常氣候的重要原因。

總體說來,拉尼娜的氣候影響與厄爾尼諾大致相反,其強度和影響程度不如厄爾尼諾,但它的到來也可能會給全球許多地區帶來災害。

今年將是“雙拉尼娜年”?

根據國家氣候中心發布,值得注意的是,繼上一次拉尼娜事件結束后(2020年8月至2021年3月),今冬將再次形成拉尼娜事件,即連續兩年冬季發生“雙峰型拉尼娜”,因此,拉尼娜對熱帶和副熱帶的影響可能會更為顯著。

國家氣候中心從已有的觀測資料來看,冷暖交替的海溫變化一直存在。正常情況來說,在拉尼娜現象結束之后海溫應回到中性或偏暖狀態,因此“雙峰型拉尼娜”現象較為少見。

拉尼娜對全球以及我國氣候有何影響?

根據國家氣候中心發布,拉尼娜至于對我國氣候的影響,可以從氣溫和降水兩個方面來看——在多數拉尼娜事件達到盛期的冬季,影響我國的冷空氣活動比常年更加頻繁,且強度偏強,我國中東部大部地區氣溫較常年同期偏低的概率較大;而熱帶和副熱帶地區由于受到拉尼娜事件的影響,會導致我國南方地區的水汽條件會較常年同期明顯偏差,不利于形成降水。

具體來看,根據對2000年至2018年發生的5次拉尼娜事件的綜合分析——

氣溫方面,在拉尼娜年的冬季,我國中東部大部地區氣溫總體上較常年同期偏低,其中東北及內蒙古東部最為顯著,氣溫偏低1~2℃,局部偏低2℃以上。但值得注意的是,2007/2008年冬季黑龍江大部、吉林西北部及內蒙古東部等地氣溫偏高1~2℃。

降水方面,在拉尼娜年的冬季,東北地區北部和南部、華北中北部、長江中下游中西部和華南南部等地降水較常年同期偏少,其中東北地區西北部和南部、華北地區中北部、江南西北部等地偏少2至5成,局地偏少5成以上;而東北地區中西部、華北西南部、黃淮大部、西北地區東南部、江南東部、華南北部等地降水偏多,其中東北地區中西部、華南西部及內蒙古中東部等地偏多2成以上,吉林西南部和內蒙古中東部偏多5成至1倍。

今年冬季我國氣溫將偏低?

很多人對2008年我國南方的雪災記憶猶新。的確,那一年北半球也受到了拉尼娜事件的影響。受2007/2008年這次拉尼娜事件的影響,2008年1月10日至2月2日,我國遭受四次低溫雨雪冰凍天氣過程襲擊。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影響范圍廣,涉及全國近2/3省(區、市),包括貴州、湖南、湖北等20個省(區、市)。

不過,國家氣候中心專家表示,南方多地出現大到暴雪可以說是小概率的極端災害性事件,2008年出現雪災的情況較復雜,除了拉尼娜引發冷空氣帶來的低溫還有南方水汽的配合,并不代表每次發生拉尼娜事件都會出現大范圍雪災。而且拉尼娜現象又分為“弱,中等,強”,不同等級的拉尼娜現象,對我國冬季氣溫的影響也有所不同。

今年會是個“冷冬”嗎?

通過分析1951年以來歷史上15次拉尼娜事件發現,有10個拉尼娜年我國冬季氣溫偏低,5個拉尼娜年我國冬季氣溫偏高。也就是說,不是每個拉尼娜年的冬季平均氣溫都偏低;出現拉尼娜事件以后,我國冬季偏冷的概率確實更大一些,約是偏暖概率的兩倍。

另外,國家氣候中心提醒,需要注意的是,氣溫偏冷不等于冷冬?!捌洹薄捌敝皇窍噍^于平均狀況而言,而“冷冬”“暖冬”則不同,是有嚴格標準的。

延伸閱讀

中金公司:拉尼娜氣候或將加劇大宗商品價格波動 

經歷過2020年拉尼娜導致的冷冬后,2021年6月,熱帶太平洋溫度出現ENSO中性條件,NOAA宣布從2020年延續到2021年的拉尼娜現象徹底消失,全球氣候開始趨向正常。然而,2021年8月,NOAA宣布拉尼娜現象有再次上演的跡象,氣候再次反轉在即,市場普遍關注2021是否真的會“雙峰拉”,如果出現,對于大宗商品影響幾何?

我們認為,拉尼娜天氣引發的全球降水和溫度的異常現象對不同產業/行業造成的影響具有差異性。具體來看,一方面降水和溫度偏離正常值將直接對全球農業生產造成一定影響,同時拉尼娜現象的發生往往會導致市場情緒發生較大波動,進而推動農產品價格非理性上漲。另一方面,拉尼娜氣候引發寒冷天氣或將利好能源、煤炭、紡服化纖、尿素化肥等相關產業鏈,加劇市場對冬季能源短缺的擔憂,在一定程度上推升天然氣、取暖油、煤炭、棉紡織、化肥等大宗商品價格。

NOAA預計今年冬季拉尼娜氣候出現概率較大

拉尼娜主要指太平洋中東部海水異常變冷的現象,信風帶(南北緯5-25°附近,副熱帶高壓向赤道低壓運行,北半球東北信風,南半球東南信風)將表面被太陽曬熱的海水吹向太平洋西部,導致西部海水溫度增高,與此同時東部的底層冷海水上翻,使得東太平洋海水變冷。當東西部太平洋的海水溫度持續偏離正常值,拉尼娜現象就可能出現。

當拉尼娜事件發生時,西太平洋的潮濕氣流上升,遇冷液化凝結成水蒸氣,形成降雨。相反,太平洋東部的南美地區,由于正常情況下的暖流變成了寒流,空氣溫度下降,氣壓上升,空氣中的水蒸氣都被吸附并無法上升遇冷液化形成降雨,從而變得異常干燥。因此,拉尼娜氣候發生時大概率可能給太平洋西部的東南亞地區帶來暴雨,給太平洋東岸的南美地區帶來干旱。

圖表1:拉尼娜現象氣流方向

資料來源:NOAA,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2:拉尼娜現象海水溫度表現

資料來源:NOAA,中金公司研究部

為了監測熱帶太平洋地區海面水溫的變化,氣象學界構造了全面的指數指標,通過這些指數的變化來預測發生厄爾尼諾和拉尼娜現象的概率,本文通過SSTs、OLR和SOI三個指標對冬季拉尼娜現象發生概率進行分析。具體如下:

海水表面平均溫度異常(SST Anomalies):使用ONI(Oceanic Nio Index )來表示Nino 3.4區域[[1]]3個月的海溫距平值的移動平均值,如果ONI指數連續5期超過閾值-0.5°C,定為一次拉尼娜事件。通過NOAA9月氣象監測數據顯示,赤道中太平洋和東太平洋持續低于平均海面溫度 (SST),ONI值為-0.46℃。

圖表3:ONI指數監測

資料來源:NOAA,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4:Nino3.4海表溫度監測

資料來源:NOAA,中金公司研究部

大氣層頂部的長波輻射(Outgoing Longwave Radiation OLR):正OLR表示對流抑制,赤道太平洋中東部更少的對流活動意味著更低更暖的云層,向太空發射更多的紅外輻射。如果OLR指數出現持續性的正值,那么該年有拉尼娜現象。通過NOAA9月氣象監測數據顯示,今年8月以來,OLR值顯著高于0,達到1.0。

南方濤動指數(Southern Oscillation Index,SOI):氣象學上用南太平洋大溪地與達爾文兩地的氣壓差來衡量厄爾尼諾/拉尼娜現象的活躍程度,如果南方濤動指數出現持續性的正值,那么該年有拉尼娜現象。截至9月監測數據,SOI值為0.6,且2021年以來均為正值。

基于12家權威機構的預測數據,我們認為今年冬季發生拉尼娜現象概率較大。根據NOAA9月預測結果,今年10-12月(OND)、11月至明年1月(NDJ)、12月至明年2月(DJF)出現拉尼娜氣候的概率均超過70%,其中,11月至明年1月概率最高,達到80%。根據NOAA CPC的數據,我們整理了12家機構的預測數據,多數機構預計今年冬季(NDJ、DJF)ONI指數向拉尼娜氣候演變。

圖表5:南方濤動指數監測

  資料來源:NOAA,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6:OLR指標監測

資料來源:NOAA,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7:ENSO概率預測

資料來源:NOAA,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8:Nino3.4異常預測

資料來源:NOAA,中金公司研究部

拉尼娜氣候或將加劇相關大宗商品價格波動

由于拉尼娜氣候會對農作物生長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市場普遍擔心拉尼娜會造成當年作物減產,從而帶動農作物市場價格出現波動。從歷史數據看,我們梳理了自2000年以來,在最近6次拉尼娜發生的年份中,大宗商品價格波動情況,其中除大豆、小麥首當其沖,相關能源和工業品也會受到一定波及,具體如下:

圖表9:拉尼娜年份大宗商品價格波動(冬季:11月-次年2月)

資料來源:CBOT,彭博資訊,中金公司研究部

總體來看,在6次拉尼娜發生年份的冬季中(11-2月),CBOT大豆有5次發生上漲,平均價格上漲18.19%;CBOT小麥有6次發生上漲,平均價格上漲16.27%。根據下文我們的分析,雖然拉尼娜導致的冷冬現象并不是每一次都會對大豆、小麥的正常生長造成影響,但是從價格走勢來看,拉尼娜現象的發生往往會同時帶動市場情緒發生較大波動,進而推動價格上漲,冬季結束后的價格走勢還需結合當年拉尼娜的對農作物產量的具體影響加以判斷。

此外,我們觀察到“拉尼娜”期間能源價格表現普遍強于季節性。過去6次“拉尼娜”期間布倫特原油和取暖油期貨價格分別平均上漲19.3%和16.1%,皆顯著高于近20年的平均水平(1.6%和1.8%)。NYMEX天然氣期貨價格在“拉尼娜”年份的11月到次年2月平均小幅下跌5.3%,與近20年6.7%的平均跌幅相差不大。紐卡斯爾動力煤期貨在“拉尼娜”冬季平均上漲12.8%,高于近20年平均水平(3.3%)。工業品方面,拉尼娜年份中,標普工業品指數平均上漲9.7%,小幅超出近20年4.5%的均值位置。

拉尼娜氣候對冬季農業生產或將造成一定擾動

拉尼娜氣候造成的影響是多方面的,這取決于事件的強度、發生的時間以及與其他氣候模式的相互作用。一般來看,冬季拉尼娜氣候大概率會導致澳大利亞東部、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巴西東北部和南美其他北部地區的降雨增加,同時太平洋以西厄瓜多爾沿海和秘魯西北部比正常情況更干燥。赤道地區海水溫度和降水的失衡又通過洋流和大氣環流影響到全球其他地區,大概率導致巴西東南部、烏拉圭和阿根廷部分地區、中國東北華北、美國西北部溫度低于正常值。根據全球主要作物的生長季周期,我們認為,今年冬季拉尼娜氣候主要影響巴西大豆、阿根廷大豆、中國冬小麥和美國冬小麥的播種和生長。

圖表10:拉尼娜氣候影響范圍

資料來源:NOAA,中金公司研究部

大豆:南美大豆產區的部分區域會在拉尼娜現象的影響下出現干旱,主要表現在巴西的南部產區以及阿根廷的北部產區,對阿根廷影響強于巴西

通過對歷史數據的分析,我們認為,巴西大豆單產受拉尼娜氣候影響或將有限?;厮葸^去10次拉尼娜(1983-2017年)發生時巴西大豆作物生長情況,我們發現,在拉尼娜發生的年份,大豆單產有3年(1983、1995、2011)出現減產,在其余年份單產均高于趨勢水平,10年單產平均偏離趨勢值為0.77蒲式耳/公頃。究其原因,一是拉尼娜氣候對巴西大豆主產區影響有限。從影響范圍上來看,拉尼娜氣候主要影響巴西南部地區,即巴拉那州和南里奧格蘭德州,這兩州的大豆產量約占巴西大豆產量的三分之一,對于其他主產區影響較小。二是拉尼娜氣候對降水造成的擾動存在不穩定性。大豆單產下降的主要因素是拉尼娜氣候大概率導致的1-3月的降水不足,而根據巴西氣象數據顯示,拉尼娜發生年份的1-3月,巴拉納州與南里奧格蘭德州的降水不是一定會發生缺失,除非出現極端情況,否則減產程度有限。目前看來,拉尼娜現象的確導致巴西南部各州的大豆種植進度減慢,但是對于大豆單產的影響,還需關注后續天氣變化。

與巴西相比,阿根廷大豆受拉尼娜現象影響更為明顯。通過對歷史數據分析,在拉尼娜發生的年份,阿根廷大豆單產有6年出現明顯下降(1984、1988、1995、2010、2011、2017),平均偏離趨勢值-2.22蒲式耳/公頃。其原因在于,一是阿根廷氣候受秘魯洋流影響較強,大豆生長的關鍵時期是每年的2-3月,根據降水情況來看,拉尼娜的確導致阿根廷北部地區降水在此時間內減少,土壤墑情確實不利于大豆生長。二是阿根廷北部是大豆主產區,產量占到全國80%以上,因此如果今年拉尼娜發生,阿根廷大豆單產下降幾率較大。

小麥:中國東北華北、美國西北部溫度低于正常值,對美國冬小麥生長影響強于中國

中國冬小麥:我國冬小麥在每年的九月中至十月末開始播種,次年的五月中至六月底收獲。因此,冬小麥在生長周期內可能受到拉尼娜天氣的影響。通過對歷史的回溯(以小麥主要種植區域之一的山東省為例),我們發現,從2000年開始的幾次拉尼娜中,僅有2017年小麥單產同比有所下降,其余年份單產增速雖不及20年平均,但均保持正增長。我們認為其原因在于,拉尼娜天氣主要會造成我國東北地區氣溫偏低,但我國冬小麥主要種植區集中在華北及其以南地區,受拉尼娜影響有限。且小麥屬于耐寒品種,在霜凍天氣下如及時采取補救措施,則可以有效保證單產不出現大幅下降。

美國冬小麥:拉尼娜現象通常會導致美國南部平原干旱以及太平洋西北部降水增多,而前者可能會影響美國冬小麥的生產。從歷史看,近10次拉尼娜天氣中,有6次與美國小麥單產減少重合,導致單產平均下降-0.59%。堪薩斯州作為美國主要的小麥種植州,其降水受拉尼娜天氣影響較為明顯,導致小麥即使可以不受嚴寒干擾,但是難敵干旱,最終導致單產下降。

圖表11:拉尼娜年份我國東北地區氣溫情況

資料來源:彭博資訊,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12:拉尼娜年份美國堪薩斯州氣溫情況

資料來源:彭博資訊,中金公司研究部

寒冬預期或利好紡服-化纖、尿素化肥相關產業鏈

供給階段性偏緊,國內外需求強勁。供給端,據農業農村部9月預測,2021/22年度我國棉花播種及收獲面積為310.7萬公頃,較去年同期下降2.0%,單產預期為1846千克/公頃,同比下降1.02%,21/22年度棉花產量預計為573萬噸,同比下降3.05%,同時,棉花進口量預計250萬噸,較去年下降30萬噸,因此總體看來,全國棉花供應量不及去年同期。需求端,進入十月,受后續“雙十一”、春節等節日推動,軋花廠以及紡織廠將迎來旺季。截至8月底,棉紡織行業新訂單PMI指數為47.8,較去年同期上漲13.43%,且明顯高于五年均值。同時歐美主要消費國圣誕等假期臨近,海外訂單回流,因此我們預計冷冬預期或將進一步利好出口。

參照歷史經驗,拉尼娜氣候不僅會影響農產品產量預期,也會帶動御寒需求增加。結合當前棉花供需偏緊的現狀,我們認為四季度紡服-化纖產業鏈,尤其中上游的滌綸短纖、粘膠短纖、滌綸長絲在冷冬預期下價格波幅或將有所增加,上游籽棉價格短期仍有上行空間,下游的家紡、服裝(尤其羽絨服)也大概率迎來高景氣。

如果今年拉尼娜出現,冬季的農作物抗寒問題就至關重要。一般來說,可在氣溫16℃時進行冬小麥播種,為了避免冬小麥受凍,一方面可以選擇抗寒品種,且提前進行播種,從而保證麥苗積累一定的營養。另一方面,則是需要做好肥料補充工作,以增加其抗寒水平,我們認為這將在一定程度上利好農資化肥等相關產業,帶動需求走強。現階段,我國天然氣、焦煤等價格上漲明顯,已傳導至尿素、化肥價格高企,如果高價持續,我們認為可能從成本端抬升農民種植成本,進而影響新季小麥價格。

低庫存疊加冷冬預期,今冬全球能源仍具漲價風險

拉尼娜可能提振需求,但并不一定意味價格會有超季節性上漲。拉尼娜大概率造成寒冷天氣,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升天然氣、取暖油、煤炭等發電能源需求,因此加劇市場對冬季能源短缺的擔憂。但從歷史走勢來看,并非在所有的“拉尼娜”冬季,能源價格都會有超季節性上漲。我們認為,一方面與拉尼娜下氣溫的具體表現有關,另一方面也取決于取暖季的能源庫存水平,充足的庫存儲備將緩解市場對能源供應的擔憂,從而緩沖寒冷預期對能源價格的沖擊。

往前看,當前低庫存疊加冷冬預期,今年4Q能源漲價風險值得關注。正如我們在10月8日發布的報告《大宗商品:庫存預期能否兌現?》所述,今夏全球發電需求的超季節性提升,以及新能源增長的不及預期,都加重了傳統能源的供應壓力,當前全球與發電相關的大宗商品庫存普遍處于低位。海外方面,9月末美國天然氣庫存較近5年均值下降7.5%,且9月淡季補庫速度已不及往年,庫存恐難以在11月消費旺季來臨前完全恢復。OECD取暖油庫存更是從今年5月起超季節性減少,截至7月底,創下117百萬桶的歷史同期新低。國內方面,今年以來國內動力煤供需持續偏緊,庫存不斷去化,當前沿海八省終端用戶動力煤庫存已降至10天以下,而過去五年的平均天數在14天左右。此外,據我們此前的測算,今冬我國天然氣的供需缺口將繼續擴大,11-12月需分別進口約159.5億立方米的天然氣以滿足國內消費,較近5年同期平均進口量增加41.5%。

因此,若今年拉尼娜帶來的冷冬預期兌現,我們認為這或將進一步推升海外天然氣及取暖油需求,加劇全球能源供需的緊張局勢。國內甚至可能面臨煤炭和天然氣同漲的局面,超預期的寒冷天氣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工業“雙限”對煤炭需求的影響。冬天能源消費旺季在即,冬儲補庫以及取暖季保供壓力可能仍然較大,我們仍要關注四季度能源價格的上行風險。此外,能源短缺的形式較為嚴峻的情況下,我們認為對工業的“雙限”措施可能難以放松,工業品產出也將受到一定約束。

圖表13:NYMEX天然氣期貨價格

資料來源:彭博資訊,中金公司研究部。數據說明:陰影部分為“拉尼娜”冬季

圖表14:取暖油期貨價格

資料來源:彭博資訊,中金公司研究部。數據說明:陰影部分為“拉尼娜”冬季

圖表15:美國天然氣庫存

資料來源:EIA,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16:OECD取暖油庫存

資料來源:EIA,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17:沿海八省終端用戶動力煤庫存天數

資料來源:CCTD,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18:我國天然氣進口需求

資料來源:萬得資訊,中金公司研究部

[1] 美國國家氣象局氣候預測中心(NOAA Climate Prediction Center)將太平洋海溫分四個指標海域,分為Nino1+2(西經90度-西經80度、赤道-南緯10度)、Nino3(西經150度-西經90度、北緯5度-南緯5度)、Nino4(西經150度-東經160度、北緯5度-南緯5度)與Nino3.4(西經170度-西經120度、北緯5度-南緯5度)


興業研究宏觀:拉尼娜對不同商品價格影響幾何?

1980年至今,全球共發生12次厄爾尼諾現象和12次拉尼娜現象,以及7次厄爾尼諾與拉尼娜的大循環。2020年,拉尼娜現象在8月份出現并于2021年4月結束,強度為中等。根據NOAA最新預測,2021年冬季可能再度出現拉尼娜,呈現“雙底”現象。

能源價格在拉尼娜持續期間上漲概率明顯高于厄爾尼諾持續期間,且強勢會在拉尼娜谷值出現后6個月內延續。石油價格高點基本均滯后于拉尼娜谷值5至11個月。歐洲天然氣價格高點在1990年后多次滯后于拉尼娜谷值1年左右。

金屬價格在厄爾尼諾與拉尼娜持續期間上漲概率差異不明顯。金屬價格在拉尼娜谷值結束后1個月內上漲概率最高,之后上漲概率逐步下降。

農產品價格受厄爾尼諾拉尼娜大循環影響更為顯著。農產品價格傾向于在厄爾尼諾峰值附近達到價格的階段性底部,并于拉尼娜谷值附近達到階段性頂部,但價格極值點與ONI指數極值點領先滯后性不具有一致性規律。拉尼娜谷值后6個月內農產品均價趨于上行,但該結果受單次漲跌影響較大。

2021年至今,全球是1880年有記錄以來第六溫暖的年份[1]。不過近期NOAA發布的預測顯示今年冬季將出現拉尼娜雙底[2],這加劇市場對于冬季取暖需求提升會繼續推升能源價格的擔憂。本專題中,我們將首先介紹厄爾尼諾和拉尼娜現象,繼而分析對能源、金屬以及農產品等不同大宗商品的影響。

一、厄爾尼諾和拉尼娜

1.1 何為厄爾尼諾和拉尼娜氣候?

厄爾尼諾/拉尼娜是指赤道中、東太平洋海面溫度大范圍持續偏暖/冷的現象,是氣候系統年際變化中的最強信號。厄爾尼諾/拉尼娜事件的發生,通過海氣相互作用改變全球大氣環流和水循環過程,不僅會直接造成熱帶太平洋及其附近地區的干旱、暴雨等災難性極端天氣,還會影響全球其他許多地區的天氣并引發氣象災害。例如1997/1998和2015/2016年的厄爾尼諾事件,是造成我國夏季長江流域嚴重洪澇的一個重要原因。

在厄爾尼諾和拉尼娜事件之間,通常會有幾年的中立(正常)狀態。在中立狀態期間,赤道太平洋西部海水溫度較高,大氣壓比較低,中部和東部溫度較低,大氣壓較高(詳見圖表1)。但它并不是永恒不變的,事實上東西太平洋海溫每隔幾年就要變動一次(2至7年):當中、東太平洋海溫比平時更高時,通常會發生厄爾尼諾現象;當中、東太平洋海溫比平時更低時,通常會發生拉尼娜現象(詳見圖表2)。厄爾尼諾(Elnino,意為“小男孩”)和拉尼娜(Lanina,意為“小女孩”)代表了赤道太平洋海溫的兩種極端狀態,每隔幾年就大致交替出現。厄爾尼諾發生時,對氣候的影響非常強烈。有研究表明,頭一年發生厄爾尼諾,在它結束后的第二年依然會產生后續影響,甚至影響更加明顯。而拉尼娜發生時,對氣候的影響較為溫和。

用于監測、評估和預測厄爾尼諾/拉尼娜現象的統計學指數有很多種,其中ONI指數最為常用。ONI指數由NOAA(美國海洋大氣管理局)監測和發布,是指Nio3.4地區(5°N-5°S,120-170°W)海平面溫度距離平均值的3月移動平均值,每個月更新一次。ONI指數的閥值是+0.5°C和-0.5°C(連續5個月超過+0.5°C預示著厄爾尼諾,連續5個月低于-0.5°C預示著拉尼娜)。不過從氣象學上來講,除了這些監測指數超過特定閥值以外,只有當其他的一些氣象學異常也支持這一判斷時,才能說厄爾尼諾/拉尼娜現象出現了。

事件峰值:厄爾尼諾/拉尼娜事件過程中,INO指數絕對值達到最大的時間和數值分別定義為事件的峰值時間和峰值強度(出現數值相同的多個峰值時,以首次出現的峰值為準);

事件強度:以事件的峰值強度代表其強度;

強度等級:事件峰值強度絕對值達到或超過0.5°C但小于1.3°C定義為弱事件,達到或超過1.3°C但小于2.0°C定義為中等事件,達到或超過2°C定義為強事件,達到或超過2.5°C定義為超強事件[3]。

1.2 歷史上的厄爾尼諾和拉尼娜氣候

根據對ONI指數的監測,自1980年起,共發生12次厄爾尼諾氣候現象、12次拉尼娜現象。其峰值/谷值均在秋冬季節出現。根據伍紅雨、吳遙2018年的分類,1982年、1997年厄爾尼諾達到強級別,2015年的厄爾尼諾達到超強級別,拉尼娜未出現過強級別以上事件。歷史上除1991年、2002年以外,12次中有10次厄爾尼諾后來都轉變為拉尼娜現象,概率高達83.3%。

截至2021年9月的數據, ONI指數仍然維持在-0.5的界限。2020年,拉尼娜現象在8月份出現并于2021年4月結束,極值出現在2020年11月,已經是一次中等強度的拉尼娜事件。根據NOAA最新預測,該現象將繼續發展并可能持續到第二個冬天,連續的拉尼娜現象并不罕見,可以稱之為“雙底”。

二、厄爾尼諾和拉尼娜如何影響商品價格

2.1 能源和金屬

2.1.1能源價格在拉尼娜期間上漲概率明顯提高

我們選取石油、煤、天然氣三種化石能源產品和鋁、銅、鐵礦石三種金屬產品,其中天然氣我們統計了美國和歐洲的天然氣價格,選取這些產品1980年至今的月度價格數據分析。

按照厄爾尼諾和拉尼娜各自持續時段來統計各種化石能源和金屬產品的價格表現,能源價格在拉尼娜持續期間上漲概率明顯高于厄爾尼諾期間,金屬價格厄爾尼諾與拉尼娜持續期間上漲概率差異不明顯。其中油價上漲概率最高、天然氣次之。但是每次事件發生時各能源品種漲跌幅和上漲品種占比并沒有呈現出與拉尼娜強度的明顯相關性。

2.1.2拉尼娜結束后6個月內原油和歐洲天然氣價格仍維持強勢

我們統計了7種能源金屬產品在拉尼娜谷值后1、3、6個月以及1年的價格走勢。拉尼娜谷值后谷值后6個月內所有品種上漲概率均大于50%,但6個月后上漲概率開始出現明顯分化。其中能源價格在拉尼娜谷值后6個月內上漲概率維持高位,6至12個月上漲概率雖仍仍大于50%,但相比6個月內上漲概率下降。金屬價格上漲概率在拉尼娜谷值結束后1個月最高,之后上漲概率逐步下降。

我們統計了7種能源金屬產品在拉尼娜谷值后1、3、6個月以及1年的平均漲幅以及非拉尼娜時期的平均漲幅。除天然氣的強勢能夠延續之拉尼娜谷值后一年外,其余品種均在6個月左右達到最大,之后出現回落。

非拉尼娜時期6個月內滾動平均漲幅均小于拉尼娜谷值后6個月內,非拉尼娜時期12個月上漲概率提升則可能因為我們采取的滾動平均計算的方法所致,有些月份已開始與拉尼娜時期重合。

從能源和金屬價格階段性高點與拉尼娜谷值時點關系來看,除了極端暴跌情況下(1980年代和2009年商品價格暴跌),石油價格高點均明顯滯后于拉尼娜谷值,非極端情況下滯后5至11個月。歐洲天然氣價格高點在1990年后多次滯后拉尼娜谷值1年左右,其余品種規律相對不顯著。整體而言,2000年后商品價格滯后于拉尼娜谷值的時段高于2000年之前。

2.2.2厄爾尼諾拉尼娜大循環對能源金屬價格影響不顯著

我們依舊采用在1.3章節劃分的1980年至今共選取7段時期,并統計期間能源和金屬價格漲跌幅。除了銅和鋁在厄爾尼諾和拉尼娜大循環期間上漲概率明顯高于50%,其余品種上漲下跌概率基本均等。

2.2 農產品

2.2.1厄爾尼諾和拉尼娜獨自對農產品漲跌概率影響不顯著

我們參考USDA月度供需報告提供的全球常用糧食作物,選取小麥、粗糧、玉米、大米、棉花和白糖這六個品種[4],1980年至今的月度價格數據進行分析。

首先我們按照厄爾尼諾和拉尼娜各自持續時段來統計各糧食作物價格表現。除了小麥價格在厄爾尼諾持續期間上漲概率低于拉尼娜期間外,其余品種在厄爾尼諾和拉尼娜期間上漲概率差異并不顯著。每次事件發生時各糧食品種漲跌幅和上漲品種占比并沒有呈現出與厄爾尼諾或者拉尼娜強度的相關性。

2.2.2拉尼娜后6個月內農產品均價趨于上行,但單次波動較大

同樣的,我們統計了6種農產品在拉尼娜谷值后1、3、6個月以及1年的平均漲幅以及非拉尼娜時期的平均漲幅和上漲的概率。上漲概率方面,除大麥外,其余5種農產品在谷值后短期內1至3個月內上漲概率較大,6個月后上漲概率明顯下降。除白糖外,其余5種農產品均在拉尼娜谷值后6個月的漲幅最大,且均超過非拉尼娜時期。但該統計結果受單次漲跌幅影響較大。

相較于原油和歐洲天然氣價格,農產品價格階段性高點與拉尼娜谷值的相關性整體并不明顯。

2.2.3厄爾尼諾和拉尼娜的周期切換是影響糧價的重要因素

接下來我們將厄爾尼諾和拉尼娜的周期結合起來分析。采用我們在1.3章節劃分的1980年至今共選取7段時期,并統計期間農產品價格漲跌幅。

6個品種而言,小麥仍然是上漲概率最小的品種,為57.14%,大麥和玉米上漲概率最大,達到85.71%。農產品價格傾向于在厄爾尼諾峰值附近達到價格的階段性底部,并于拉尼娜谷值附近達到階段性頂部。較為特殊的是1997年11月至2000年1月這個階段,該階段中所有農產品均處于下跌態勢。1997至2000年,全球小麥、大麥的產量逐年下滑,大米產量也在1999至2000年出現明顯下滑,不過同時期大米和小麥的期末庫存卻在持續累積。亞洲金融危機造成的需求下滑或許是一個主要原因。此外,我國在1997年后下調調整糧食收購價格。2000年以來又先后出臺了小麥、早秈稻退出國家定購價和保護價的政策。


拉尼娜氣候對農產品市場影響分析及展望

對農產品的影響與拉尼娜持續時間和強度有關。一般會使得美國西南部和南美帶來干旱;使得澳大利亞以及印尼、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地區有異常多的降水量,甚至發生洪澇。

油脂:預計四季度國內油脂庫存可能在低位進一步下降,再加上冬季全球能源短缺狀況難解,也將對油脂影響利多,油脂將維持高位運行,但震蕩的風險加大。

豆粕:對未來的行情,關注點主要是巴西天氣和美豆出口。目前巴西播種進度總體良好,雖然今冬發生拉尼娜概率較高,但也不能斷定巴西發生減產,這是需要持續關注的因素;美豆出口進度大幅落后,未來出口預估下調的風險較大。傾向于對美豆謹慎偏空的觀點,而國內豆粕期貨價格預計繼續跟隨美豆走勢,前景不是很樂觀。

白糖:上一次的拉尼娜現象已令21/22榨季巴西甘蔗及糖大幅減產,即便后續天氣正常,下榨季巴西產量也僅小幅恢復,國際機構大多對下年度全球供需仍展望為短缺格局,而這還是基于天氣正常的情況所作的預估,天氣風險升水尚未交易。國內糖廠工業庫存偏高,但考慮到新榨季國產糖預期減產、配額外進口深度虧損的局面將令后期進口壓力減小、糖廠資金面也相對充裕,糖廠也無降價拋售意愿。鄭糖下方空間有限,短期行情料偏震蕩為主,來自基本面向上的推動力不是特別強,上行節奏預計仍較慢,以時間換空間。(具體報告請點擊:拉尼娜即將再現,農產品影響幾何?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厄爾尼諾到來基本已成定局,2024將成史上最熱的一年
拉尼娜警報!2020年出現概率升到70%,今年冬天可能是冷冬、偏冷
2021年或經歷兩次拉尼娜事件,是氣候大翻轉預警,冷冬會出現嗎?
拉尼娜的寒冬,火熱的豆粕
飼料 | 短期豆粕供應緊張仍將持續
全球大豆市場變數仍存 拉尼娜大概率發生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翁源县| 尤溪县| 新巴尔虎右旗| 呼伦贝尔市| 宁陵县| 尼玛县| 门源| 宁化县| 璧山县| 和政县| 平山县| 溧水县| 麻城市| 垫江县| 兴山县| 潮州市| 宜良县| 康乐县| 渝中区| 刚察县| 富平县| 宜川县| 黄梅县| 静安区| 巴彦县| 海安县| 崇明县| 新晃| 洛扎县| 绥德县| 伊川县| 焦作市| 宣城市| 徐州市| 蓝田县| 瓮安县| 清新县| 临湘市| 永定县| 武川县| 和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