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儀棉衣里縫了一件宮廷重寶,隨身攜帶26年,抗美援朝時上交國家
1950年,志愿兵出征朝鮮,全國人民紛紛捐款捐物。末代皇帝溥儀左思右想之后,撕爛了自己的貼身衣服,捐出一份稀世寶物。
在1950年的秋天,一場正義的戰爭在朝鮮半島上打響了。為了援助朝鮮人民抵抗美國的侵略,志愿軍奮勇出征,跨過鴨綠江,與敵人展開了殊死的搏斗。這場戰爭,不僅是為了保衛朝鮮的獨立和主權,也是為了維護中國的安全和尊嚴,是為了反對帝國主義的霸權和侵略,是為了捍衛和平與正義。 在這場戰爭中,全國人民都團結一心,支持前線,為國家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有的人報名參軍,有的人增產節約,有的人捐款捐物……每個人都用自己的方式,表達了自己的愛國情懷。 在這些愛國人士中,有一個人的捐贈,引起了全國的關注。他就是清朝的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他捐出了一件他珍藏了26年的稀世珍寶——田黃三鏈章。田黃三鏈章是清朝乾隆皇帝的私人印章,是由一整塊田黃玉雕刻而成的三塊印章,這件玉器由一塊上等的田黃玉雕成,分為三個印章,分別刻有“乾隆宸翰”、“樂天”和“惟精惟一”的印文,寄托了乾隆皇帝的政治理念和人生哲學。 這三個印章之間,用一條由田黃玉雕成的活動鏈條相連,形成一個完整的整體,既美觀又實用。 .田黃玉是一種極其罕見的軟寶玉,產于福建壽山,色澤如蜜,質地如脂,是印章中的極品。古時,田黃玉的價值與黃金相當,有“一兩田黃一兩金”的說法。現在,田黃玉更是難得一見,價值不菲,有“一兩田黃萬兩金”的贊譽。 田黃三鏈章是乾隆皇帝的心愛之物,他常常隨身攜帶,用來蓋印在自己的書畫作品上。乾隆皇帝是一位文武全才的皇帝,他不僅開創了“十全武功”,統一了多民族國家,還廣泛涉獵文化藝術,編纂了《四庫全書》,并親自撰寫了大量的詩詞文章,展現了他的文化修養和藝術造詣。乾隆皇帝去世后,田黃三鏈章就成了清朝皇室的傳家寶,歷代皇帝都對它十分珍愛,視為國運的象征。溥儀是清朝的最后一位皇帝,他從小就受到了“章在,人在,章無,人無”的教育,也對田黃三鏈章有著深厚的感情。他曾經說過:“田黃三鏈章是我祖先留給我的唯一的遺產,它是我生命的寄托,我不能失去它。” 溥儀的一生,可以說是一部中國近代史的縮影。他在1908年登基,成為清朝的皇帝,但是他只享受了三年的皇權,就在1911年的辛亥革命中被迫退位。雖然仍然住在紫禁城,但是已經失去了實權,只能過著空虛的生活。1924年,他被軍閥馮玉祥趕出了紫禁城,開始了他的流亡生涯。他先后去了天津、日本、滿洲,最后在1932年,被日本人扶持為偽滿洲國的皇帝,成為了一個傀儡。 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溥儀也被蘇聯紅軍俘虜,關押在西伯利亞的監獄里。1950年,他被引渡回國,交給了新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他被送到了撫順的戰犯管理所,接受了長達十年的改造教育。在這期間,他逐漸認識到了自己的罪惡,放棄了對皇位的幻想,接受了新中國的思想和制度,成為了一個普通的公民。 1950年,美國率領聯合國軍對抗朝鮮人民軍和中國人民志愿軍,在這場正義與邪惡的較量中,全中國的愛國人士都義無反顧地支持抗美援朝,無論是用金錢、物資,還是用鮮血、生命,都表達了他們對祖國的忠誠和熱愛。溥儀對抗美援朝的消息感到震驚,他不敢相信,這個曾經被列強欺凌和分割的中國,竟然能夠挺身而出,與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對抗,保衛自己的主權和尊嚴。他深深地為自己過去的罪行感到羞愧和悔恨,他想要為自己的故土做些什么,哪怕是一點點。他回顧了自己的一生,發現自己除了罪惡和恥辱,一無所有。他想起了他唯一珍藏的東西——田黃三鏈章。他緩緩脫下了貼身的棉衣,用力撕開了里面的衣服,將田黃三鏈章拿了出來。這件寶貝,陪伴了他26年,是他生命中的唯一的寄托,也是他最后的牽掛。 他看著它,心中有些不舍,但是他想到了志愿軍的英勇,想到了祖國的需要,想到了自己的罪過,他咬了咬牙,將它交給了管理所的人員,表示他要將它捐獻給國家。 管理所的人員一看到這件寶貝,都驚呆了。他們都知道這是清朝的國寶,是無價之寶,是歷史的見證。他們不敢相信,溥儀竟然愿意將它捐出,他們都對溥儀的行為表示了贊賞和敬佩,也向上級匯報了這一情況。 不久,溥儀的捐贈就傳遍了全國,引起了轟動。人們都對這件寶貝贊嘆不已,也對溥儀的改造表示了肯定和鼓勵。1950年10月,田黃三鏈章正式被捐獻給了國家,這件寶貝被專家們稱為“國寶中的國寶”,是中國古代玉器的代表作,是中國文化的瑰寶,是中國歷史的見證。現在,田黃三鏈章被珍藏在北京故宮博物館中,帶著歷史滄桑和皇家風韻,成為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