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子思想的超越性與現代性
老子思想具有超越性和現代性,并產生了世界性的影響,這與老子思想所蘊含的文化精神有關。老子的文化精神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包容精神。所謂海納百川,有容乃大,老子尚水,而“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水滋養萬物生長而不居功,又能夠洗滌群穢,涵容萬物,體現出最大的包容性
其二,批判精神。老子強調“正言若反”,習慣從反面看問題,具有反思和批判的精神。如反對戰爭:“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
其三,生命關懷精神。《老子》第44章說:“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名利與生命比較起來,孰輕孰重呢?如果要在名利與生命之間做一選擇,又該怎樣權衡呢?答案不言自明,生命為重。對生命的珍視是老子的重要思想,老子之道,是宇宙的根本之道,也是治國之道,亦是“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 老子思想中充滿了對生命的關懷。
其四,科學精神。老子所說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與量子力學中的“測不準定律”頗有符合之處。
二、以水喻道及其人生啟示
“做人應該像老子所說的如水一般。”老子以水喻道,并以此啟迪人生。其一,水無所不在,滋潤萬物,一切物類皆賴水的潤澤而生長;其二,水以柔弱為品德,不與人爭,而是順隨引導,該流則流,當止則止,無所不可;其三,人之品性,好居上位,惡處下流,而水則處下不爭,居污不辱。水的品性,正與道的特點類似,所以老子以水喻道。具體來說,就是水之“七善”,即“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結合水的特性來認識此“七善”于人生的啟示,可得出以下認識:
(一)生活態度:居善地,心善淵——低調、寧靜
“居善地”,即像水那樣選擇低處。
“心善淵”,即像水那樣深沉平靜,引申為人生的啟示,就是要保持寧靜的心境。老子認為,治國要清靜,個人修養亦需清靜。
(二)處世哲學:與善仁,言善信——慈愛、誠信
“與善仁”,像水那樣潤澤萬物而不求回報,引申為人生的啟示,就是與人相處要有慈愛精神。就這一點來說,儒道思想具有一致性。通
“言善信”,像水那樣信實,萬折必東,引申為人生的啟示,就是做人要講求誠信。
(三)做事原則:政善事,事善能,動善時——靈活、高效
“政善事”,水有洗滌群穢的特性,為政當如水般清明;“事善能”,水又有滴水穿石的力量,做事當如水那樣持之以恒;“動善時”,水性冬凝春泮,遇事當如水那樣不失時機。水的這些特性,引申為人生的做事原則,就是要高效靈活,具體來說,表現為以下三點:其一,以柔克剛。其二,掌握規律。水的特性反映的是道的特性,按照水的特性去做事,需要把握其中的規律。其三,見機行事。水該流則流,當止則止,因物賦形,隨時變化,具有極大的靈活性。因此,面對人生的各種選擇,應該靈活而不失原則,有為而順其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