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是24節氣中的第2個節氣。每年的正月十五前后,太陽黃經達330度時,是二十四節氣的雨水。此時,氣溫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為雨水。雨水節氣時段一般從公歷2月18日或19日開始,到3月4日或5日結束。雨水和谷雨、小雪、大雪一樣,都是反映降水現象的節氣。這天通常出嫁的女兒要回家探望父母,要給母親送一段紅綢和燉一罐肉。
雨水三候
一候獺祭魚;二候鴻雁來;三候草木萌動。
雨水節氣,水獺開始捕魚了,將魚擺在岸邊如同先祭后食的樣子;五天過后,大雁開始從南方飛回北方;再過五天,在「潤物細無聲」的春雨中,草木隨地中陽氣的上騰而開始抽出嫩芽。從此,大地漸漸開始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屬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繼之雨水。且東風既解凍,則散而為雨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東風解凍,散而為雨,雨水節氣前后,萬物開始萌動,氣象意義上春天正式到了。
雨水關鍵字?
春雨潤物?
雨水,意為天氣回暖,
雪漸少,雨漸多。
春雨是這世間的精靈,
于乍暖還寒之際,隨風潛入人間,
讓枯木得以逢春,種子得以發芽。
春雨至,萬物生。
雨水潤澤萬物。
此時大地回暖,
天地間一派開春氣象。
《春夜喜雨》
唐 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絕句·古木陰中系短篷》
宋·釋志南
古木陰中系短篷,
杖藜扶我過橋東。
沾衣欲濕杏花雨,
吹面不寒楊柳風。
天街小雨潤如酥,
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
絕勝煙柳滿皇都。
《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曲)》
唐 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
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
西出陽關無故人。
別君嘆 音樂: 曹軒賓 - 經典詠流傳 第4期大雁北歸
《次北固山下》
唐 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音樂: 胡婷婷 - 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婷婷唱古文)杏花春色
《游園不值》
應憐屐齒印蒼苔,
小扣柴扉久不開。
春色滿園關不住,
一枝紅杏出墻來。
游園不值 音樂: 胡婷婷 - 婷婷唱古文《臨安春雨初霽》
宋 陸游
世味年來薄似紗,
誰令騎馬客京華?
小樓一夜聽春雨,
深巷明朝賣杏花。
矮紙斜行閑作草,
晴窗細乳戲分茶。
素衣莫起風塵嘆,
猶及清明可到家。
雨水節氣中,地濕之氣漸升,且早晨時有露、霜出現。所以針對這樣的氣候特點,飲食調養應側重于調養脾胃和祛風除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