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梁山108好漢,被宋江一個招安坑死了一大半。阮家三兄弟除了阮小七之外,阮小二和阮小五也都在受封之前死了。梁山好漢中的李俊出海到暹羅國(今泰國)當了皇帝,那么阮家三兄弟的后人有沒有可能去投奔李俊,后來又在越南扎根,從而傳宗接代呢?
對于中國來說,第一大姓是李,而對于越南人來說,第一大姓就變成了阮,李姓占到了中國總人口不到百分之十,而阮姓竟然占到了越南總人口的百分之四十!
這是無法想象的,差不多就意味著兩個人里幾乎就有一個人姓阮,更不好接受的是,在越南,同名同姓的人因為阮姓人口太多而數目大增,這意味著很多時候,如果你叫一個姓阮的人,可能會有很多人同時扭過頭來看你。
那么這些姓阮的越南人中,有沒有一些人是阮家三兄弟的后代呢?或者說這些人幾乎都是阮家三兄弟的后代?其實并不然,《水滸傳》只是一部小說,并非是史書,越南的阮姓跟阮家三兄弟是沒有關系的。
那為什么在越南的阮姓人口會這么多呢?
阮姓在越南廣泛傳播,很多的是因為政治因素,越南是公認的懶散的國家,很多地方他們都是能省則省,就算是在名字上,他們也不會花大心思去起,特別是古代的越南地區,普通百姓甚至連姓都是沒有的,名字也很多都是重復的,越南人的交往范圍也不大,普通的使用名字對他們來說就已經夠用,姓的確不是那么必要。
有記載的中國第一次來到越南地區,還是在春秋時期,為了擴大自己的領土,擴大國家的影響力,越國決定將南方的少數民族打壓一遍,伺候,雖然越國滅亡了,南方仍有著百越的存在,他們以百越自居也是因為越國讓他們自豪,越南地區歷代的人口,許多都是從北方遷徙過去的,百越中的一支成為了他們的重要組成部分。
可以說中國人自古就深深的影響著越南地區的文化,甚至很多時候,越南就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越南也經歷了眾多王朝,這個國家有個很奇特的愛好,那就是為了消除上一個王朝的影響,當代王朝總是喜歡用自己王朝的姓氏來覆蓋掉上一個王朝的姓氏,這樣下來,最后留下來的自然也是最后一個王朝的姓氏,而越南最后留下來的王朝,正是阮姓王朝,許多越南人姓阮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在古代的時候,在越南地區,只有貴族才配擁有姓氏,普通的百姓是不配擁有姓氏的,現在越南人的名字大多有中間名,這也是為了區分重名的人而有的一項措施。
傳聞當時侵略越南地區的是法國人,他們到了這里,發現許多平頭百姓都是一樣的名字,在剝削這些普通百姓的時候他們也很苦惱,因為許多人名字都一樣,完全沒辦法形成有效的管理,為了區分不同的人,他們給了普通百姓姓氏,許多人就是這時候得到了阮姓。
后來他們發現同名的人還是太多,于是又給了他們中間名,這樣子才形成了現在越南人的名字組成方式,阮姓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推廣。
現在的許多正式場合,用名字區分越南人是個不靠譜的行為,許多越南的重要人物并不是直接用他們的姓來稱呼,而是用名字中略微特殊一些的個別字。這樣的行為看似怪異,卻對區分不同的越南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簡單的講越南地區阮姓的發展經歷了兩個階段,第一個是近代之前,許多越南王朝都是中國人移民過去建立的,阮姓的源頭在哪里現在也找不到了,但是阮姓在越南地區的夸大經歷了陳朝的傳播,也經歷了阮氏王朝的傳播,這才形成了最初的阮姓大軍。
第二個階段自然就是法國人殖民統治時期,相對阮姓的前一次大規模傳播,這一個階段才真正的對阮姓的傳播起到了決定性的影響,現在越南地區能夠有越百分之四十的人姓阮,最大的功臣自然也是法國人。
雖然我國跟越南的關系一度十分緊張,但不得不說,兩個國家之間的關系是很密切的,在中國,如果想要追尋自己的祖先,可以查一下族譜,找一下祖上跟自己一個姓的人,但是在越南,如果想要靠著族譜找人,那難度就大了,特別是要阮姓的人查找自己的族譜,那簡直就是難為人。
越南人自古與中國有著很深的聯系,也就是在近代,因為政治方向出現了分歧,他們才跟中國人越走越遠,越南人對我國人民犯下的罪責是不可饒恕的,即使他們血管中流淌著與中國人相似的血液,依舊不能成為他們被原諒的理由。
其實許多時候,不是中國人不原諒越南,而是他們一直在抹黑中國,很長一段時間里,在越南的華裔后人都會受到不公平的對待,只有他們自己認識到了過錯,才有機會與中國恢復良好的關系,那樣對兩個國家,無疑都是有利的。
注:(本篇由小編進行網絡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本人,本人會第一時間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