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噸糧市”建設目標,改善農業機械結構,提高我縣農機整體水平,按照市農業局《關于印發<市2012年“噸糧市”建設農機購置補貼實施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2012年市財政安排我縣資金16萬元,縣財政按1:2比例安排配套資金32萬元,共計48萬元對我縣“噸糧市”建設購置農業機械進行補貼。參照中央及省市級農機購置補貼實施方案,結合我縣農業和農業機械化工作實際,特制定如下補貼實施方案:
指導思想
以調整優化農機裝備結構布局、提升農機化作業水平、推廣先進適用的農業技術為主要任務,以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實現主要農作物種植全程機械化為主線,以推進玉米中期管理和收獲機械化為重點,兼顧夏、秋季農業生產種植機械,推動“噸糧市”建設,最大限度發揮財政補貼政策的拉動效應,進一步調動農民購買和使用先進農機具的積極性,發展農業機械化。
主要目標
一是提高優勢農產品集中產區農機裝備水平,改善裝備結構,進一步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二是提高主要農作物關鍵環節的機械化水平,實現主要糧食作物種植全程機械化;三是增強農民購買農業機械能力,擴大農戶直接受益范圍。
基本原則
一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二是突出重點與兼顧特色相結合;三是向“噸糧市”建設示范方傾斜、向重點農作物、關鍵環節傾斜;四是充分尊重農民購機的自主選擇權;五是公開、公平、公正,操作程序科學、簡便、高效。
農機購置補貼的范圍、補貼對象、補貼標準及經銷商的確定
(一)補貼范圍:根據2012年部、省和市對我縣的農機具補貼安排情況及市縣級財政農機補貼資金規模,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繼續覆蓋全縣7個鄉鎮、169個行政村,補貼機具種類參照《省2012年中央農業機械購置補貼實施方案》執行。考慮到我縣主要農作物關鍵環節的機械化裝備水平,擴大農戶直接受益范圍,“噸糧市”建設市縣補貼資金重點用于中耕施肥機、玉米收獲機、帶鎮壓器的小麥播種機等機具的購置補貼。縣財政對“噸糧市”建設農機具購置補貼按照市、縣1:2的比例進行配套。
(二)補貼對象:納入實施范圍并符合補貼條件的農牧漁民、農場(林場)職工;以及直接從事農機作業的農業生產經營組織。在申請補貼人數超過計劃指標時,按照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采取公開搖號等其它農民易于接受的方式確定補貼對象。對于已經報廢老舊農機并取得拆解回收證明的農民,可優先補貼。普通農戶只能購一臺動力機械或收獲機械,農機大戶和合作社購機臺套根據農機大戶以及合作社的經營規模、服務范圍等情況確定。每臺大型機具耕作范圍不能低于500畝。
(三)補貼標準:通用類農機產品補貼額按農業部統一規定執行,非通用類農機產品補貼額按我省規定,參照《2012年省補貼機具補貼額一覽表》執行。補貼率不超過本省近三年的市場平均銷售價格的30%。
(四)經銷商:2012年省農機購置補貼系統確定的地域內農機補貼供貨經銷商。補貼機具經銷商必須規范操作,誠信經營,銷售產品時要在顯著位置明示配置,公開價格。不得代辦補貼手續。
(五)購機范圍:我縣享受補貼的購機者均可在全市范圍內自主選機購機,允許跨縣選擇經銷商購機。
農機補貼申請手續和結算程序
(一)農機補貼申請手續
1.我縣的購機者通過電視、廣播以及公告等渠道了解縣農機辦公布的報名時間、方式和地點等信息。
2.持身份證到村委會開具購機證明信。
3.通過鄉鎮政府蓋章確認。
4.持身份證、戶口本、鄉村證明信等有關材料在規定期限內到縣農機辦管理科報名。
5.在申請補貼人數超過計劃指標時,可采取搖號等其它農民易于接受的方式,確定享受補貼對象。
6.對確定的補貼對象在村公示不低于7天。補貼額2000元以下機具,可以將購機與公示同時進行。
7.公示期滿無異議后,簽發“補貼指標確認通知書”。補貼指標確認通知書不填寫價格和實際支付差價款欄,在農民和經銷商定價后,由經銷商填寫,購機者確認。
8.購機者持“補貼指標通知書”,在簽發日次日起,15日內購機。
(二)供貨結算程序
1.市財政局將補貼資金分配指標直接下達到各項目縣財政局,縣配套資金同時到位。
2.購機者購機時應向供貨方(2012年省農機局在網上確定的地域內農機補貼供貨經銷商)提交“補貼指標確認通知書”,并按扣除補貼金額后的機具差價款交款提貨。供貨方出具購機發票,提供優質農機及售后服務。
3.供貨方憑結算申請、匯總表及“補貼指標確認通知書”和購機發票存根向縣農機辦提出申請結算。
4.縣農機辦核實后,向縣財政局提出結算申請,縣財政局在接到申請后,予以審核并與供貨方結算補貼資金。
(三)農機購置補貼時間:截止2012年10月31日。
保障措施
(一)加強領導,密切配合。縣政府成立雞澤縣“噸糧市”建設農業機械購置補貼辦公室,設在縣農牧局,成員單位由縣農牧局、縣農機辦、縣財政局組成,縣農牧局局長剛建英任主任,縣農機辦主任張力強、縣財政局副局長王榮山任副主任,具體負責我縣農業機械購置補貼各項工作。
(二)明確分工,保障落實。農牧局主要職責:提出農業機械購置補貼區域范圍,制定機具購置補貼實施方案,并負責落實、指導、監管農機具購置補貼的實施過程,組織開展相關的生產管理、技術培訓和技術服務,對補貼區域的實施過程和效果進行監管。農機辦負責補貼機具的復審及核實工作,實際負責抽查核實工作。財政局主要職責:保障市、縣財政補貼資金落實到位,會同縣農牧局和農機辦制定資金分配方案;審核申請結算手續并及時撥付資金,對機具購置補貼資金使用進行檢查和監督。
(三)規范操作,嚴格管理。要嚴格按照省農業廳、財政廳印發的《省2012年中央農機購置補貼實施方案》《省2012年省級農機購置補貼實施方案》及市農業局、財政局印發的《市2012年“噸糧市”建設農機購置補貼實施方案》的有關規定嚴格執行,規范操作,嚴禁強行向購機者推薦產品。縣農機辦要加大購機情況的核查力度,確保補貼政策落實到位。在年度補貼工作結束后,縣農機辦要以公告的形式公開我縣補貼資金額度、農民分戶實際購機數量、金額等情況,接受社會監督。
(四)建立補貼機具檔案。縣農機辦應對已補貼機具復查核實并在補貼指標確認書上簽字確認,然后登記、編號、建立購機補貼檔案,并在顯著位置做出市級補貼機具的統一編號標記。檔案內容包括:資金使用方案、總結、申請資料及身份證復印件、補貼指標確認通知書、發票復印件及資金申請匯總表等(購機檔案一式兩份,匯總表一式三份,縣農機辦和縣財政局各一份檔案,匯總表市農業局、市農機辦和市財政局各一份)。
(五)嚴肅紀律,加強監管。要認證貫徹落實農業部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嚴格農機購置補貼工作紀律要求加強政策執行情況監督檢查的通知》和財政部辦公廳《關于切實加強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實施監管工作的通知》精神,認真做好農機具購置補貼登記核實等工作,嚴禁弄虛作假。享受補貼購買的農機具原則上兩年內不得轉賣或轉讓。縣財政、農業、農機部門要加強對購置農機具補貼資金的監督檢查,對虛報農機具購置品牌、數量,騙取農機具補貼資金的單位和個人,一經發現,將依法追究相關負責人的法律責任。
(六)加強宣傳,搞好服務。要及時向社會公布農機購置補貼資金使用方案,做好對農民的宣傳引導,讓農民了解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內容、程序和要求。積極做好購機者和供貨廠商的服務工作:一是縣農機辦要做好農民的咨詢工作,做好購機手續、補貼額一覽表和相關信息等咨詢解答工作;二是縣農機辦要協調、督促供貨方保證及時供貨,并搞好售后服務工作;三是要利用農機系統信息優勢,為購機者提供組織、技術和信息服務,根據農業生產和農民需求,組織補貼農機具開展跨區作業,提高機具利用率,擴大社會影響,同時也切實讓農民得到實惠;四是縣財政局按要求積極做好補貼資金結算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加快結算進度。
農業系統農機置備補助方案責任編輯:陳老師 閱讀: